小魔豆开心作文                   师训会掠影  加盟校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科科学 > 详细内容
自然常识课教学主题导入方式的探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0/19  阅读次数:2959  字体大小: 【】 【】【
小学自然常识课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知识间的跳跃性比较大,不象其它学科那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因此,这必然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受影响,作为常识课的教师,必须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特别是要讲究授新课前的导入方式。因为一个完美的导入不仅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而且能使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吸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来到新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上课的开始就能兴趣盎然,因此,常识课导入方法的探究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主题:是指教学活动或教学内容所要反映的观念或目标,也可以是核心内容。教学主题导入方式: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时引出或切入教学或活动核心内容的具体方式。教学主题导入方式的恰当,巧妙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能否有效展开,主题导入还可以起到营造氛围,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我们综合组进行研究的题目—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围绕这个主题,通过一阶段的探索,我对于小学常识课的导入方式做了以下尝试:
一、      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就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导入方法。
实验是人类研究和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中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因此,在自然常识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实验导入法的运用。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兴趣不仅表现在探求知识过程中,渴望得到有关的知识,而且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作一种负担,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凡是学生喜欢学的知识,凡是产生浓厚兴趣的事情,学生会不惜时间去学习,去追求。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凡事都想自己动手去实践,特别是对于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的科学实验,更是充满浓厚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精神的原动力。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对学习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同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此时思维活跃敏捷,也易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我们自然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生动活泼,情趣横生,培养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当前自然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针对学生们的这个年龄特点,对于有些实验性较强的课文,我就采用实验法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小学自然教材第五册《大气压力》一课,学生在接受学习大气压有一定困难,我在上课刚开始时向学生演示两个小实验:①把吸盘衣钩往窗玻璃上一压,衣钩就牢牢的粘在玻璃上,再把课前准备好的重物往上一挂,没有掉,这是怎么回事能?是什么力量把衣钩粘在玻璃上呢?②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把自然实验器材拿出来,把两个半球合起来,再让学生们使劲拉,学生们会感觉很吃力,他们非常好奇,同时也想知道答案。这时我问他们:“是不是很奇妙啊,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他们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认真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这里,我巧妙地运用实验导入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解决了“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知识点。当然,在自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一讲就懂,更要善于提出新颖的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
二、      导游式导入法。
导游式导入法就是带领某人领略自然景色并担任这种工作的导入方法。
这种导游式教学资源的利用,可让学生很快进入文中境地,达到掌握知识的良好效果。对于常识课中有一些是专门以介绍地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文,为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我常常采用导游式的导入法来导入新课。
如教第一册中的《我们居住的地球》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事先准备好一张照片并出示,说:“这张照片你们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张照片是在很高很高的天空通过卫星给地球拍下的,我们人类就居住在这个地球上。那么今天这节课就是个绝好的机会,让导游老师带着你一起走进美丽的天空、海洋、陆地,去欣赏天空、海洋、陆地各种各样自然界的东西。”同学们刚一上课,就听到这样轻松愉快的话题,兴趣就来了,于是老师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讲授。象这样的导入方法就显得简洁、新颖、自然、引人入胜,使一节课都充满生机,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使教材中的涵蕴得到充分显现,为主题奠定  了基础。当然,也可以请学生担当导游,探索大自然,了解宇宙的奥秘。
三、      激情式导入法。
激情式导入法就是对外界刺激比较强烈心理反应的导入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励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人,用尊重、爱护、理解等情感去感染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可激活他们对所学内容或事物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激情,提高了常识课的教学效果。
激情式导入法比较适合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所占份量比较重的课文,如教第五册《陶瓷和玻璃》一课,在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陶瓷最早的国家,在唐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做出十分精美的唐三彩,我国江西省景德镇的瓷器闻名世界。你们说,古代的中国人民怎么样?”有的说:“古代的中国人民真了不起!”  有的说:“古代的中国人民真聪明!”听了教师这样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带着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迫切想去了解我国陶瓷和玻璃的生产过程,要去学习有关陶瓷和玻璃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就从被动地位开始进入情感激发阶段,这对于教师开始新课的讲学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激情式导入法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切实可行的。
四、      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就是依据事实提出疑问的导入方法。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已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的确,人只有在有疑时,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开它,去掀开那问题的神秘面纱。人的这种好奇心理,在小学生身上则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正由于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
  如教学第三册《小风车》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运用设疑式导入法这个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我创设一个小风车的游戏,在讲台上放小风车,请学生思考风车的转速跟什么有关?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地、能动地、专心致志而又兴致盎然地探究其中秘密的兴趣。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后,自己确定研究的问题,分小组合作研究,各小组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其余组共同完善。
生:我们组打算把风车放在电风扇前,把电风扇开得大一些,试一试,看谁转得快?
生:我们组研究转得快慢跟风吹的地方有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用嘴巴或者电风扇吹风车的不同位置,方案确定后,各小组分头操作。
再让学生比较研究前的猜测与现在得出的结论,从自己获成功中体验科学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性质。于是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这时他们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思维细胞,拿出浑身的解数,试图用自己的理由说服其他同学,而正当他们各抒己见时,我就顺势提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导入新课题的讲授,而心有疑问的学生们却在教师设下的"圈套"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开始了学习活动。
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到研究问题,最后自己得出结论,我们的科学家不正是这样研究科学的吗?这样的实践活动就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给孩子这样的体验,这样的经历,远远比知道那几条僵硬的孤立的结论更有价值。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自然常识课中利用主题导入式方法无疑是可操作的,能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科学知识。当然,这只是笔者肤浅的看法,也许还有更好的导入方法,作为教师既不能为“导入”而导入,又不能完全为了追求兴趣而扯得太远,以免喧宾夺主,而应因文而异,自然妥贴,尽可能地保持“导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新颖性,恰当性,使它不但成为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使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教师用独特合理的教学主题导入方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加速他们向科学迈进的脚步,必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安老师手把手辅导中心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加盟快讯
加盟学校

法律声明|关于我们|投稿本站|在线报名|加盟管理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莲路593弄  作文教学圈微信号zuowenfudao  电话1304669191  QQ52232736
copyright 2000-2009 上海子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子儒教育)官网 ( zuowen360.cn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