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品质。
2.默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填表,理解重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板书重点、导入新课
1、听说我们班有同学的家长是做大夫的,那么谁来告诉我什么是手术台?
(板书:手术台)
学生介绍。小结:做手术的地方。
再板书:阵地。问:什么是阵地呢?
学生热烈讨论。小结:阵地就是打仗的地方,消灭敌人的地方,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可丢失的。也是随时丢掉性命的地方。
导入:按理说手术台和阵地不应该有关系,但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片课文就说明它们有关系,(补全题目)齐读课题。
2、我们自己根据题目设计几个问题。
谁说的?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3、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打开幻灯)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要求: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看看是否可以简单回答。
1、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出示填空测试预习:
( )年春,著名的( )战斗打响了,在( )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 )。他已经( )没有休息了,眼睛里( )。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让白求恩( ),但是,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 ),白求恩自己也不能离开手术台。于是继续给伤员做手术。就这样,白求恩( )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连续工作了( )小时。
2、简答:
主人翁:白求恩。
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白求恩这个人。
先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
出示: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先到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作战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病情严重,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3、检查字词情况:
出示幻灯或者黑板:
日寇:写成日冠加点,让学生认出来,并说出日寇指的是谁?
气势汹汹:书上说谁气势汹汹?那么怎样才是气势汹汹?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简单了解齐会战斗
接着学生对“气势汹汹”的理解学习
“气势汹汹”和“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说明什么?
(使人们了解战斗的激烈和战斗的规模,由死伤多,说明战斗的澈烈,同时说明这场战斗是以我们的胜利与日寇的失败而告终)
齐会战斗,我军给日寇当头一棒,消灭日寇五百多人。
四、 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阵地?手术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默读课文,做好填空,想一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周围的情况白求恩大夫的表现情况说明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地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他十分镇定,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从伤员腹腔里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火力已接近小庙,白求恩已经不安全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更危急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小庙的一角落下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来…… 非常危急
出示表格:板书:当时情况
(说明:敌人的火力已经接近小庙,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已经很不安全。)
板书:黑烟滚滚 弹片纷飞
(说明:形势更加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炸毁。)
板书:敌机盘旋 炮弹爆炸
(说明:情况更加危险了情况越来越危急险些烧到白求恩大夫。)
板书: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2、 再看看白求恩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做的?
重点看看―――板书:怎样做的
回忆白求恩的情况,看前面文字介绍:
自然段2: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布满了血丝。
(说明:白求恩处处为伤员着想,具有忘我的精神。)
那么,现在:
白求恩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
(说明:尽管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很不安全,但这种情况下,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的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十分镇定。)
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部长来转达师长的意思:(该如何读?)
白求恩是怎么说的?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第一点是感谢师长的关心。
第二点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是比喻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是打仗的阵地。战士们战没有打完,据不能离开阵地。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医生怎么能不顾自己的伤员而自己离开呢?)
第三点:是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手术台。
第四点:师部应该把我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我和战士们一样,决不能离开阵地,我不是客人,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那么白求恩是不是客人呢?到底算不算是客人?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意见一:是,如下文: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人,是当时世界上十分有名的外科医生,然而他放弃那里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一起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之中,所以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客人
意见二:不是,已经是战士了,是自己人,就不算是客人。和八路军是一家人。然而白求恩他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当作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这种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精神,我们叫“国际主义精神”。
(这四句话体现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热忱。)
指导读书:(师生交流读)
白求恩不仅是这样说的,他做得更感人。师生配合指看表格,读:
师: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笼罩了。生——
引读: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而白求恩却……
生——
引读: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挂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而白求恩……
生——
导入小结:就是这样,白求恩把手术台作为阵地,这次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站在手术后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再介绍白求恩的一份功劳。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了他的阵地,挽救了许许多多的八路军伤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此,毛泽东主席曾经写过一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其中有这么几句话:齐读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齐读这段话。让我们怀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课文在描写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而忘我工作时,有这样三个词语(出示)
课后练习:
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是又有细微的差别,你能区别出来吗?
(1)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2)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3)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69个小时。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课文中指从火线上先先后后不时抬下伤员来。
继续——指原来做某件事,中间被其他事耽搁后,接着再做下去。联系课文内容,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时,有人来传达师长请他撤离的决定,白求恩沉思后作出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自己留下和战士们在一起的决定,然后又接着给伤员做手术。
连续——指不间断地做下去。课文中指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不间断地工作了69个小时。
板书设计:
当时情况 怎样做的
黑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定 敏捷
敌机盘旋 炮弹爆炸 坚守阵地 继续手术
烧着布帘 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