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豆开心作文                   师训会掠影  加盟校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课件 > 教案部分 > 其他学科 > 详细内容
小学自然科学教案集锦D
发布时间:2010/10/21  阅读次数:2867  字体大小: 【】 【】【
本次所涉及到的小学科学自然教案有:
《物质的溶解》
第1课  溶解
第2课    溶解的多少与快慢
第3课  食盐的提取
《常见的力》
第1课    弹力与形变
第2课    重力与承重
第3课  脚手架的学问
  第4课    生活中的摩擦力

《  地震与火山》
第1课  地球的内部
第2课  地震
第3课    火山

《自然界中的水》
第1课  水的“旅行”
水循环与常见天气现象
人类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第1课    地球的自转
第2课  地球的公转




案例:
沉和浮
课题:沉和浮(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
执教:朱文琴
教学目标:
1、知道使物体浮起来的各种方法及其科学道理,“沉和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来进行自主探究。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乐于与伙伴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获得使物体浮起来的各种方法及其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水槽、土豆、小瓶、橡皮泥、纸杯、吸管、保鲜袋、盐、搅拌棒等。
教学过程:
教与学策略与技术课后反思
一、“小魔术”引入;
1、师表演“小魔术”:听从指挥的小鱼。
2、学生观察并讨论其中的秘密;
3、教师出示课题和问题。
3、沉和浮
“怎样使物体浮起来?”
二、探究:“怎样使物体浮起来?”
1、问题情景:怎样使沉在水中的“马铃薯”、“小瓶”、“橡皮泥”浮起来?
2、观察实验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3、各组交流实验方案;
4、分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5、各组交流实验结果;
橡皮泥——a、捏成“碗”状、“船”状;              
    b、借助泡沫、纸碟;
                    c、装入保鲜袋,吹满空气;
土    豆——a、加入盐,变成盐水;
                    b、借助泡沫、纸碟;;
                    c、装入保鲜袋,吹满空气;
小    瓶——a、加入盐,变成盐水;
b、借助泡沫、纸碟;;
                    c、装入保鲜袋,吹满空气;
6、小结并板书:
橡皮泥——改变形状
土    豆——改变液体
小    瓶——用空气替换水
三、“沉和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1、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例子;
2、录像:“沉和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一个实验装置的巧妙运用,使学生产生科学兴趣和好学求知的欲望,它与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紧密联系,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此也产生疑惑。


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和实施像科学家那样亲历探究活动,从中感悟了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






借助录像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科学的理解“沉和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                        3、沉和浮
橡皮泥——改变形状
土    豆——  改变液体
小    瓶——用空气替换水


有结构的材料  促思维的深入
              ──《沉和浮》教学设计
      为了实践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就《沉和浮》(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一课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我希望能真正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亲历探究活动,从中感悟了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使物体浮起来的各种方法及其科学道理,“沉和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使他们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来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乐于与伙伴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验,获得使物体浮起来的各种方法及其科学道理。
        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体现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的意图是:
一、“小魔术”导入的设计意图。
        “小魔术”导入实际上是一个实验装置的巧妙运用,教师的引导、创造条件,使学生产生科学兴趣和好学求知的欲望,它与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紧密联系,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此也产生疑惑。这些都成为一股动力,激励着学生去探究其中的秘密。
二、利用材料,设计方案并实验。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怎样使物体浮起来?”的方法。为此,教师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每组一个中型水槽、土豆、小瓶、橡皮泥、纸杯、吸管、保鲜袋等实验材料。精心准备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获得科学探究课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学生利用材料,自主设计方案并交流,改进方案并实验,教师在科学实验的前后都给予学生充分研讨的时间,教在科学实验中提供了足够的材料和探究的时间;学生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设想,能简单表述探究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想法;能运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来完成探究。
三、安排讨论,促进观点交流。
        讨论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体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可能反映出新的问题和疑惑。在讨论中,学生自由大胆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真正的尝试,支持那些大胆但将不出明确想法的学生。要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再经过实践、交流和思维的加工,获取到自己认为有科学依据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运用媒体,促进迁移。
        可以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借助录像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科学的理解“沉和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评  课:
一堂生趣盎然科学课——《沉和浮》
广西校长      余玉军

        在实验小学的三个月中,我听了47节课  (  其中实小  31  节  ,  外校  16节  ),  实小的每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反映出一所学校  “实、活、新、高”  的整体课堂教学水平。限于篇幅  ,  在此以朱文琴一堂生趣盎然科学课一一《沉和浮》为例谈谈感受。
《沉和浮》教学过程记录
一、魔术引入
1  、教师表演魔术  “小鱼的沉浮”:  教师左手拿着一个盛满水的瓶子  ,里面有一  “小鱼”状的物体,右手往瓶子外一摸,说:“沉下去”,“小鱼”乖乖的往下沉,教师右手再往瓶子外一摸,说:“浮上来”,“小鱼”果真乖乖的往上浮。(  学生感到很神奇,很感兴趣  )
2  、师:你们认为其中有秘密吗?  想知道吗?
3  、揭示课题:沉和浮
        教师表演的魔术恰到好处,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本课知识的生长点:物体的沉和浮,为以下学生探究作了很好的启迪  )
二、探究沉和浮的秘密。
1、问题情景:  怎样使沉在水中的“土豆”、“小瓶”、“橡皮泥”等物体浮起来  ?
2、合作探究:(1)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互相可以交流(2)  分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  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
3、各纽交流实验结果:
组  1:  用气冲进袋子里  ,  把土豆放进里面  ,  它能在水里浮起来。
师  :  你能说说是根据什么科学道理吗?
组  1:  因为用气冲进袋子里,就等于用空气替换水,所以能浮起来。
9  币  :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
组  2:  把橡皮泥捏成“碗”状或  “船”状  ,小心放好,它能浮在水面。
纽  3:  在水里放盐,可使土豆浮起来。
9  币  :  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
纽  4:  借助泡沫、纸碟,可把小瓶浮在水面。
组  5:  把放盐的杯子放在水中,土豆放在杯子里。
......

(学生通过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和实施像科学家那样亲历探究活动,从中感悟了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适时板书、介绍死海及生活中沉,浮应用例子。
四、全课小结。
1、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能说说课开始时魔术的秘密吗?(一节科学实验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经历了探究物体的沉和浮的全过程,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开阔了视野,使孩子勇于探索,对科学探索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这节课无论从新课改任一评标准来看,都是一节很好的课,支撑这节课的背后是朱老师的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我看过这节课的教案,朱老师没有饰演“剧本”,而是运用她的教学机智,灵活、自如地根据心中的大理念、大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这节课除了体现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外,还有以下的亮点:
一一打开了课堂。
让探究活动变得更充分,真正打开了课堂,鼓励学习大胆探究,包括动手做的、想的、联系生活的,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既体现OM头脑火暴(如课堂上学生想出让物体浮起来的办法不下20种),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一做想研合一。
注重要在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师生交流研讨,通过互相介绍、交流、补充、启发,甚至形成争辩,使学生认识事物,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概念来,教师适时质疑问难适度点拔(如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做的科学根据),让学生从中悟出原因,启迪思维。
一一尊重个性。
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在本节课的探究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假设等多么简单或可笑,朱老师都没有轻易否定,而是要让大家通过多种实验来验证,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解或领悟的基础上主动转变观念。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敢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案下载:小学自然科学教案集锦D.rar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加盟快讯
加盟学校

法律声明|关于我们|投稿本站|在线报名|加盟管理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莲路593弄  作文教学圈微信号zuowenfudao  电话1304669191  QQ52232736
copyright 2000-2009 上海子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子儒教育)官网 ( zuowen360.cn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