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豆开心作文                   师训会掠影  加盟校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课件 > 教案部分 > 其他学科 > 详细内容
物质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0/10/21  阅读次数:4298  字体大小: 【】 【】【
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神奇的变化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组操作的小实验来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活动一研究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在此,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只要知道有些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有些变化不生成新物质即可。活动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知道物质状态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活动三通过制作隐形墨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两种物质混合后,有些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则不会。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会生成新物质,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3.通过制作隐形墨水的趣味实验,进一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多样性,激发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版面说明

Ø                  水和油混合是物理变化,牛奶和醋混合、泡腾片溶于水是化学变化。
Ø                  铁生锈、物体燃烧等变化过程都有新物质生成,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
Ø                  用橙汁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字迹消失;用那个灯泡烘烤后,会重新显出棕色的字迹。
Ø                  此图暗示学生:其他许多水果都可以用来制作隐形墨水。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教具:水、牛奶、白醋、食用油、泡腾片、生锈的铁制物品、纸和纸灰。学具:橙子、白纸、毛笔、台灯。

活动一  混合不同的物质(P.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指导两种物质混合后,有些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则不会。
2.进一步提高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实验:把下列各种物质混合,
观察、描述混合后的现象,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1)              水和油
(2)              牛奶和醋
(3)              泡腾片和水
2.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完成活动作业第1页第一部分。
3.        小结:两种物质混合后,有些生成新物质,有些不生成新物质。
¬        水和油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有的学生可能提出水和油不能混合,所以不能生成新物质。教师可以再补充一组水和粉笔灰的混合实验,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它的混合过程,又可以发现没有新物质生成。
¬        泡腾片可含有酒石酸和碳酸氢钠粉末。没有水的时候,它们不能反应。遇水后生成酒石酸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看到有大量气体产生。
¬        牛奶和醋混合后,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醋酸会变性凝固,属于化学变化。
¬        对于这三组变化,只讨论现象,不下定义,不出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上呈现的三组变化,实际教学中可以选用其他材料供学生观察,只要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质混合后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即可。


活动二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P.1)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讨论,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并生成新人物质。
2.                  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观察:教材第1页的图片或生锈的铁制物品实物。
2.                  讨论:铁锈和铁有什么不同?铁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身边哪些物质容易生锈,哪些物质不容易生锈?
3.                  思考:纸燃烧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                  观察:纸的燃烧过程,比较纸和纸灰。
5.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教师可以向学生指出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让学生注意观察两者的差别。


¬    让学生通过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日的生活实例来认识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活动三  做隐形墨水(P.2)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制作隐形墨水,知道制作隐形墨水的方法。
2.进一步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3.激发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讨论:大家听过隐形墨水吗?知道隐形墨水是怎么做的吗?
2.                  制作:参照教材第2页的步骤制作隐形墨水。
3.                  讨论雨实验(拓展):还可以使用哪些液体来做隐形墨水?
¬    用柠檬做隐形墨水实验效果会更好,因为柠檬汁颜色较淡,在白纸上写字吹干后没有痕迹,而用橙子可能会有痕迹留下。使用40瓦以上功率的灯泡可以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    糖水柠檬汁、番茄汁、西柚汁、洋葱汁都可以用来做隐形墨水。



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的重点并不是作隐形墨水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做隐形墨水的活动比较有趣。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物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课  “魔幻”液体

用红甘蓝汁监测物质的酸碱性,是利用不红甘蓝汁类似石蕊试剂的特性----遇酸性物质由原来的紫色变红色,遇碱性物质由原来的紫色变蓝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本课先动手制取红甘蓝汁,获得一种检测物质酸碱性的工具,然后学会用这种工具来检验物质的酸碱性。活动一主要为了获得红甘蓝汁,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二主要了解红甘蓝汁分别滴入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厚的变色情况,为学生在后续活动中对物质的酸碱性作出判断准备知识基础。活动三则在前面两个活动的基础上,检测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在这个活动中既要学生的实验操作,又要关注学生的判断结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让学生根据红甘蓝汁分别滴入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后的变色情况来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本课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红甘蓝汁分别滴入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后的变色情况。
2.                  初步学会利用红甘蓝汁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3.                  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4.                  激发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兴趣,进一步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版面说明

Ø                  可以分三步取红甘蓝汁,除教材所示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榨汁机等工具,更加高效。
Ø                  红甘蓝汁分别滴入中性溶液(蒸馏水)、酸性溶液(水加白醋)和碱性溶液(水加小苏打)后的变色情况不同,分别为不变色、变红色和变蓝绿色。这是学生开展后续活动的知识基础。
Ø                  生活中大量的常用物品,如洗洁精、番茄酱、盐、各种水果、各种饮料等,都具有不同的酸碱性。但它们有些是固体,有些浓度高、颜色深,所以往往需要溶于水或加水稀释后,才能滴加红甘蓝汁观察颜色变化,检测其酸碱性。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洗干净的空瓶、红甘蓝、沙子、水、研钵、纱布、白醋、小苏打、牛奶、洗洁精、橙子
维生素C片、番茄酱等常见物品,试管。

活动一  制作“魔幻”液体(P.3)
活动目标
学会制取红甘蓝汁,并动手制取一瓶红甘蓝汁。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讨论:怎样制取红甘蓝汁?
2.分组实验:参照教材第3页的步骤制取红甘蓝汁,并贴上标签备用。
3.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取红甘蓝汁?
4.观察:你制取的红甘蓝汁是什么样?¬          提醒学生使用小刀要主要安全,也可以直接将叶片用手撕碎。如果学生分组分别制取红甘蓝汁,由于红甘蓝用量较少,可以不必研磨,直接装入纱布挤压。如果由教师统一制取后再分发。可以按教材所示步骤进行,还可使用榨汁机或其他工具,可以更快更好地得到红甘蓝汁。
¬          在榨汁过程中要加入适量胡水,但量不能太多,否则溶液太稀,变色效果不明显。手掌大小的一片红甘蓝加入10毫升水即可。


活动二 液体变色不(P.3)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初步了解红甘蓝汁滴入中性溶液不变色,滴入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碱性溶液变蓝绿色。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演示实验:在三个透明杯子里分别加入相同量的蒸馏水、加入白醋的水、加了一茶匙小苏打的水,再各加入几滴红甘蓝汁。
2.                  观察:三个杯子液体颜色胡变化情况。
3.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变化?
4.                  小结:红甘蓝汁滴入中性溶液不夜色,滴入酸性液变红色,滴入碱性溶液变蓝绿色



¬          蒸馏水为中性液体、水加白醋为酸性液体、水加小苏打为碱性液体,这一点应由教师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
¬          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还可以这样处理活动2: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红甘蓝汁不、滴入三种液体的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假设,认为可能由于三种液体的酸碱性不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最后再得出结论。


活动三    检测液体的酸碱性(P。4)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利用红甘蓝汁变色情况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2.              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              激发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思考:怎样利用红甘蓝汁的特点检测物质的酸碱性?固体物质怎么办?
2.                  分组实验:各小组分别选取兴趣的几种物质,参照教材第4页所示步骤等待检测,观察变色情况,将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第1页上。
3.                  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          教材上只是呈现了几种常见的物质,实际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选取其他的物质,尤其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物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带物品进行检测。
¬          指导学生先将被检测的物质加水配制成溶液,然后再滴入红甘蓝汁酸碱性。
¬          汇报实验结果时,要求学生除了说明红甘蓝汁滴入液体后的变色情况,还要求他们对物质的酸碱性作出判断。



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制取红甘蓝汁的活动,可以由教师统一进行,这样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完成。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自己制取,自己检测。
本课活动三中应让学生选取尽可能多的物质进行变色实验,以体验物品根据红甘蓝汁变色的情况可以分成酸性、碱怀、中性三类。由于这些物品中处处有科学。此外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用课堂上榨取的红甘蓝汁支检测生活中其他物质的酸碱性,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


第三课    变化和复原

本课通过两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恢复原来的形态和性质,有些则不能恢复。第一组对比实验选用的白糖,均匀地加热白糖会使之熔化,此时如果停止加热,液态的糖冷却后会重新变成固态,恢复原来的形态与性质,类似冰与水之间的变化。而如果继续加热已经熔化的白糖,就会使之炭化变黑,这时即使冷却,也不会变成原来的白糖。第二组实验选用了黏土和石膏,用同样的方法制作黏土和石膏模型,由于材料的性质不同,黏土模型干燥敲碎后,黏土可以恢复原来的性质,而石膏粉加水后会改变原来的性质,即由热石膏变成生石膏,干燥敲碎后不能恢复原样。

本课只是让学生通过初步认识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复原,有些不可以复原,不要求学生掌握变化的原因和本质。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白糖加热与冷却产生的变化,知道物质状态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2.              通过研究白糖加热与冷却产生的变化和制作黏土及石膏模型,初步认识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复原,有些不可以复原,从而进一步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3.              进一步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版面说明

Ø                  加热白糖应使用不锈钢勺,熔化的糖如果自然冷却会重新变成固体,如果继续加热回炭化变黑。
Ø                  黏土加水后,晾干、粉碎,可以恢复原状;石膏粉加水后会硬化,变成新的物质,晾干、粉碎,不能恢复原状。
Ø                  混凝土由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制好后各种物质难以复原。棒冰融化后可以复原,森林着火后不能复原。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酒精灯、白糖、不锈钢勺、黏土、石膏粉、水、卡纸、黏土模型和石膏模型成品、关于物质变化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活动一    白糖加热与冷却后的变化(P.5)

活动目标
1.              通过白糖的加热和冷却,初步理解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性质的变化,物质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2.              初步体会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后,有些可以复原,有些不可以复原。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分组实验:
A组:加热白糖,直至白糖变成清亮的液体(物理变化),自然冷却,发现液态的糖可以重新变成糖块。
B组:加热白糖至白糖变成清亮的液体后继续加热,直到糖发黄变焦,最后炭化成黑色的炭块(化学变化)
2.                  讨论:对比各自的实验现象。
3.                  交流:白糖经历前一种变化后可以复原,经历后一种变化后不可以复原,两种变化的条件不同。¬          注意加热方法的指导:加热白糖要注意火焰的温度不要过高,加热过程中可以用小棒搅拌,保持白糖均匀轻罪热。




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性质的变化。



活动二    用黏土和石膏制作模型(P.6)

活动目标
1.              通过用黏土和石膏制作模型,初步理解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性质的变化。
2.              进一步体会有些物质发生变化后可以复原,有些物质不可以复原。
3.              进一步感受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分组实验:
A组:按照教材第6页所提示的实验步骤制作黏土模型。
B组:按照教材第6页所提示的实验步骤制作石膏模型。
2.              操作:将两种不同材料的模型敲碎成粉末,观察与原来粉末的差别。
3.              实验:在两种粉末中重新加入水,再次制作模型,与原来制作的模型进行比较。
4.              讨论:两种材料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5.              小结:黏土加水,晾干、粉碎后可以恢复原状石膏粉加水,晾干、粉碎后不能恢复原状。¬          制作模型所用的模具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可以选用现成的纸盒等材料。
¬          建议教师为学生准备模型石膏粉,这种石膏粉不但洁白,而且凝固所需的时间比较短。建筑石膏粉不但颜色不够白,而且凝固所需的时间较长。制作石膏模型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调和石膏是一道关键工艺,小组成员要根据每人的模具大小确定全组所需的石膏粉的量。一定要先加水再加石膏粉。用角匙舀一些石膏粉轻轻地、均匀地打撒入水中,看到石膏从碗底逐渐堆积到露出水面时(不再自然吸水沉陷),投放的石膏量就合适了。还要提醒学生在撒放石膏粉的过程中禁止搅拌,否则混合比例就不正确。
¬          由于模型的干燥过程比较费时,所以课堂上很难用学生制作的模型对比变化的可逆与不可逆,建议教师事先准备好石膏和黏土模型成品,当场敲碎后进行对比。
¬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性质的变化。


活动三    物质的变化和复原(P.60)

活动目标
通过讨论生活中哪些物质发生变化后可以复原,哪些物质发生变化后不能复原,拓展思维,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变化与复原。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观察:教材第6页的图片。
2.              讨论:图中哪些物质变化后可以恢复原样?哪些不可以?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
3.              拓展:如果所有的物质变化后都能恢复原样,会怎么样?(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制作混凝土、森林着火是不可复原的,棒冰融化可以复原。要启发学生真正领会事物变化后的可复原和不可复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圆心说明。


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从现象层面让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因而只提变化和复原,不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对应关系上看,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性物理变化后可以复原;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后不可以复原。教师还应注意把本课所指的复原与可逆反应相区别。可逆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同时也可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在以前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经历了这些变化后可以恢复原样。而本课的难点是认识一些物质在发生变化后不能恢复原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例子,例如种子发芽。


单元评价建议
本单元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首先可以根据活动作业的记录和描述,评价学生是否关注了物质变化的实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其次,评论学生是否挖掘了用红甘蓝汁检测物质酸碱性的方法,可以由学生间相互交流实验记录开展互评。此外,在本单元中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动手情况,尽量避免个别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只做旁观者。
单元二    生命的延续

第一课    植物的营养繁殖

本课从植物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后代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通过观察、记录、分类、归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初步了解一些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
本课通过活动一“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要求学生观察教材图中的块状甘薯、落地生根的叶缘、竹子的竹鞭、球状荸荠等,思考这些植物是用哪一部分繁殖后代,知道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营养繁殖。通过活动二“植物的人工繁殖”,让学生知道人类利用植物营养繁殖的特点,可以采用分株、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大量培育新植物。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后代。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嫁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课教学目标
1.              知道植物可以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后代。
2.              知道植物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营养繁殖。
3.              初步了解常见的营养繁殖方法,如分株、扦插、压条和嫁接。

版面说明

Ø                  甘薯利用膨大的块根和茎蔓进行繁殖;落地生根通过叶子边缘长出的不定芽产生新的植物个体;竹子利用地下茎进行繁殖,一节节的竹鞭上有芽长出;荸荠的地下部分包括根须和大大小小扁平状的球茎,球茎有明显的顶芽以及节和节间,荸荠利用球茎进行繁殖。
Ø                  小博士帮助学生对植物的繁殖方式进行小结,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理解什么是植物的营养繁殖。
Ø                  吊兰分株的过程为:P先将母株从泥土中取出,然后将基部丛生的植物分成几棵,再分别栽到花盆内。
Ø                  富贵竹胡扦插方法:从母株上剪下一段枝条,插入沙石中。
Ø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张夹竹桃照片,显示了夹竹桃的压条过程:上面一张显示将夹竹桃的枝条弯到地面上并固定,下面一张显示弯到地面的枝条已经长成新的植株。
Ø                  果树的嫁接常用芽接和枝接。芽接:从一棵果树上取下一个芽,在另一棵砧木的树皮上用刀割成“T”字形,将接穗插入砧木的“T”字形树皮中,再用线扎紧,待芽长成新的枝条后将线去除。枝接:将砧木的枝条横截,然后再纵切一段,从优良品种的果树上选取一段枝条,斜削后插入纵切的砧木中,用线绑紧。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教具包括甘薯、落地生根、芦苇、荸荠、仙人掌、马铃薯、姜、水稻等植物的实物或投影片,吊兰、富贵竹、夹竹桃、果树的实物或者显示它们人工繁殖过程的投影片或影视资料。学具为活动作业。

活动一    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P.8)
活动目标
1.              发现有的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2.              知道植物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叫营养繁殖。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思考: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能用其他部分繁殖后代吗?
2.              观察:教材第8页图片或落地生根等植物,分辨这些分别是植物的哪一部分。




3.              讨论:这些植物用什么来繁殖后代的?














4.              记录:完成活动作业第3页第一部分。


¬              学生观察甘薯的图片时,要求他们辨别甘薯膨大的地下部分是茎还是根,然后再观察薯块上面的茎蔓。可以事先介绍相关内容或让学生查阅有关甘薯培育方法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甘薯繁殖后代不是用种子,而是用根和茎。
¬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落地生根的叶子边缘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这种植物的叶缘长出了许多幼小的芽体,这些芽体落到地上就会长成新的植物个体。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落地生根是用它的哪部分繁殖后代的?
¬              引导学生观察竹鞭,判断竹鞭是茎还是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一节节竹鞭上有芽(竹笋)长出,思考竹子是用哪部分繁殖后代的
¬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荸荠的地下部分,辨别荸荠是用什么繁殖后代的。学生对变态的根和茎不容易分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关于根茎的知识,再作判断。
¬              也可以以单位,讨论并设计一张“用不同植物器官繁殖后代”的分类记录表,并将前面查阅的资料整理,记录在表格内,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营养繁殖”进行归纳。


活动二    植物的人工繁殖(P.9)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植物的各种人工繁殖方法及过程。
2.              发现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观察:教材第9页图中植物的各种人工繁殖方法。
2.              交流: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3.              记录:完成活动3页第二部分。


4.              总结:植物的各种人工繁殖方法。¬                留给学生的观察时间要充分,教师要深入小组内了解学生观察的情况。
¬                在学生交流不同植物的繁殖过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实物,当场演示给学生看。对每一种人工繁殖方法的注意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                帮助学生归纳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分株、扦、插、压条和嫁接等。



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研究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所以教师应昼收集一些植物的实物,做好课前培养等准备工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上亲自动手进行分株、扦插等简单的操作。


第二课      动物的繁殖和哺育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通过佳佳的问题和小博士的阐述引导学生思考新生命如何产生的,然后选取在水中生活的鱼,在陆地上生活的猫和在空中飞翔的鸟类为例,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从而发现不同动物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各不相同。
不同种类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了保证后代成活,它们繁殖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卵生动物的产卵数量,卵的外形特征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第一阶段已经学生了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胎生和卵生之分,本课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发现卵生动物的胎生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的不同特点。
本课的活动一“新生命的形成”为导入活动,让学生从佳佳的问题和小博士的阐述入手,初步知道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进而对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进行思考。通过活动二“鱼、鸟、猫的繁殖和哺育方式”,让学生初步知道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并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关,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教学难点是认识到不同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本课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新生命人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
2.              知道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
3.              初步知道动物的后代有些不需要哺育,有些需要哺育;不同动物的哺育方式各不相同。

版面说明

Ø                  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让学生对生命的形成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Ø                  展示鱼宝宝是如果出生的:雌鱼将卵产在不中,旁边的雄鱼将精子也排在不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碰到一起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发育成鱼宝宝,鱼宝宝在水中慢慢长大。文文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鱼一次产很多卵的好处,帮助学生认识到鱼繁殖方式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Ø                  展示鸟的繁殖和哺育过程。
Ø                  展示猫的繁殖和哺育过程。
Ø                  文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思考不同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对于后代成活的作用,帮助学生发现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是与其生活环境相应的。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教具:新生命形成的投影片或影视资料,鱼、鸟、猫的繁殖和哺育方式的投影片或影视资料。

活动一    新生命的形成(P.10)
活动目标
1.              通过新闻记者,初步了解受精卵是精子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
2.              初步知道新生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思考:生命是如何产生的?
2.              猜想:新生命的形成过程。
3.              阅读和交流:阅读教材第10页资料,交流对新生命形成过程的认识。





4.              小结:新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的。¬                教师可以创设一段情境,如小鸡破壳而出,让学生提出问题。
¬                在猜想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听取各小组的意见。
¬                在阅读之前,先让学生将小组猜想的结果大胆说一说,然后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观看。在观看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观看的结果和猜想是不是一样,在大组交流。
¬                待学生交流结束,可以出示小博士的提示,小结新生命的形成过程,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受精卵的形成、新生命的发育等过程的理解。


活动二    鱼、鸟、猫的繁殖和哺育斯斯方式(P.10、P.11)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形影资料,初步了解雌鱼雄鱼分别产大量的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知道轻受精卵发育成鱼宝宝不需要照顾。
2.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形影资料,初步了解鸟将受精卵产在鸟窝内,受精卵需要亲鸟孵化,小鸟出生后需要亲鸟喂食。
3.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形影资料,初步了解猫的受精卵在母猫体内发育,小猫出生后需要吸食母猫的乳汁而长大。
4.              通过比较,初步知道像鱼、鸟这样直接产卵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像猫这样直接生宝宝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5.              初步发现各种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各不相同。体会到这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一、鱼的繁殖和哺育
1.              观察:教材第10页图片。
2.              交流:鱼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3.              小组讨论:鱼一次能产很多卵,这对繁殖后代有什么好处?
4.              大组交流:鱼的繁殖方式的特点。






二、鸟的繁殖和哺育
1.              观察:教材第11页图片。
2.              交流:鸟是怎样繁殖和哺育后代的?

3.              比较:鸟和鱼繁殖后代方面有什么区别?









三、猫的繁殖和哺育
1.              观察:教材第11页图片。
2.              交流:猫是怎样繁殖和哺育后代的?








3.              比较:猫的繁殖和哺育方式与鱼、鸟有什么区别?





4.              设计、记录:设计一张表格,记录鱼、鸟猫三种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的特点。或者直接填写活动作业第4页表格。
5.              交流:完善记录表。¬                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往下、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然后再让学生观看相关投影片和影视资料。
¬                交流时引导学生关注:(1)鱼生活在流动的水中;(2)雌鱼和雄鱼会产生大量的卵和精子;(3)受精卵在不中形成;(4)受精卵发育成鱼宝宝不需要照顾。
¬                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听取和参与小组学生的发言。
¬                在交流时要引导学生结合鱼的生活环境考虑:(1)不的流动使有些精子和卵不能结合;(2)在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容易受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不能政党发育成鱼宝宝;(3)当鱼宝宝出生后,生活在水中的其他动物可能将它们当食物吃掉等。
¬                鸟是卵生动物,对这一点学生比较熟悉。在观察前先让学生说说鸟是怎样繁殖的,然后再组织学生观看投影片和影视资料。
¬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比较:(1)它们都是卵生动物;(2)鱼的产卵量大,鸟的产卵量少;(3)鱼的受精卵在水中发育,鸟的受精卵在鸟窝内由新鸟孵化;(4)鱼不照后代,鸟则要孵化并给鸟宝宝喂食等。
¬                比较鱼和鸟的繁殖和哺育方式,学生会发现鸟的繁殖和哺育方式更易使后代成活,所以经历长期进化后,鸟的产卵数量要比鱼少得多。
¬                可以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1)第一幅图中母猫肚子很大,让学生认识到猫的受精卵是在母猫体内发育的,体内的环境比较稳定有利于受精卵发育成猫宝宝;(2)第二幅图中猫宝宝是直接从猫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3)第三幅图中小猫在吸食母猫乳汁,引导学生把此图和前面鸟的喂食图相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新鸟虽然也哺育小鸟,但这些食物是新鸟在外界环境中寻找的,而母猫则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小猫。
¬                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猫的繁殖和哺育方式与鱼、鸟的最大区别是:猫的受精卵在猫妈妈的体内发育,猫妈妈直接生出猫宝宝,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猫宝宝出生后,要吸食縒猫的乳汁长大,这种用乳汁哺育后代的动物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绝大多数是胎生的。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表格时,指导他们要先讨论从哪几个方面记录。
¬                  
¬                小组将表格设计好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组交流,不断改进和完善记录表。


其他教学建议
关于动物的繁殖,学生在第一阶段已经学习了有的动物产卵,有的动物直接生出小宝宝。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名词,如卵生、胎生、哺乳,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名词。
除了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动物的繁殖方式与环境相适应这条主线组织教学,也可以从不同动物繁殖和哺育方式的多样性角度组织教学。
活动一在本课具有导入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此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繁殖和哺育方式的兴趣。
活动作业第4页列出的5种动物代表了不同的类(纲):鱼类、两柄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些动物自下而上的环境不同,所以它们的繁殖方式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也不同。


第三课    从亲代到后代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从阅读“欧洲皇室的血友病”故事开始,激发学生对繁殖和哺育后代的在传宗接代过程中表现出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然后阅读“孟德尔与豌豆”以及关于DNA的资料,初步了解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最后教材提供关于“杂交水稻”、“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资料,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生物新技术。
活动一“遗传和变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观察繁殖和哺育后代的亲代和子代图片,知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发现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活动二“初识遗传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孟德尔与豌豆的故事及资料,了解孟德尔是一百多年前奥地利的遗传学家,他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科学家为了揭示遗传和变异的规律,经历长期不懈的研究,推进了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进一步认识,揭开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奥秘,并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活动三“走近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新技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生物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体会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是知道在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本课垢教学难点是对细胞、染色体、DNA、基因等专有名词有初步了解。

本课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2.              初步了解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感觉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初步了解生物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版面说明
Ø                  通过小故事“欧洲皇室的血友病”,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遗传,并产生对遗传学的兴趣。
Ø                  4幅图都呈现了亲代和后代,学生通过发现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在繁衍后代时,物种问题保持相对稳定,如南瓜的后代还是南瓜,鸡的后代还是鸡,斑马的后代还是斑马,人的后代还是人;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后代与亲代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有些特征下亲代不同。小博士则帮助学生初步知道遗传和变异的含义。
Ø                  孟德尔开创了遗传学,学生要初步认识遗传学,就要首先了解孟德尔关于豌豆的研究。
Ø                  将染色体、DNA、基因等名词以较为简单的图文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
Ø                  学生通过阅读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资料,会认识到利用遗传学知识可以使水稻高产,从而体会遗传学可以造福人类。
Ø                  “多得羊”不是从受精卵发育来的,而是科学家用绵羊身上的体细胞培育出来的,这与过去高等动物繁殖后代方式完全不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技术的巨大创新。
Ø                  转基因番茄与普通番茄的外形没有多大区别,但具有独特的品性;口味好,储藏久,通过这一点帮助学生认识转基因技术的用途。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教具:欧洲皇室血友病故事的投影片,南瓜,母鸡和小鸡,母斑马和小斑马,人的一家三口等投影片或影视资料;孟德尔与豌豆故事的投影片,人体,细胞,染色体,DNA的投影片或影视资料;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多利羊的克隆过程,转基因番茄等的投影片或影视资料。学具:全家福照片,活动作业。

活动一    遗传和变异(P.12)
活动目标
1.              通过新闻记者故事观察生物亲代及后代的特征,知道生物继承上代特征的现象叫遗传,生物上下代之间和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
2.              初步知道中遗传和变异是繁殖和哺育后代的界的普遍现象。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阅读:教材第12页关于欧洲皇室血友病的故事
2.              小组讨论:为什么欧洲皇室会相继出现血友病?
3.              大组交流:欧洲皇室相继出现血友病的原因。




4.              观察:教材第12页上南瓜,鸡,斑马,人的一家三口照片。
5.              小结讨论:关于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代发现了什么?
6.              交流:各组的发现。
7.              小结: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在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文字资料时,教师要作适当解释,如什么是通婚?血友病是怎么回事?

¬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到血友病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初步引出“遗传”这一名词。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到亲代遗传给后代的性状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

¬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1)生物的物种是相对稳定的:南瓜的后代还是南瓜,鸡的后代还是鸡,斑马的后代还是斑马,人的后代还是人。(2)生物的后代并不完全和亲代一样,它们的特征有差异。
¬                让学生先说说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然后再阅读小博士提示,理解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活动二    初识遗传学(P.13)
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资料,初步认识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感受孟德尔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2.              通过阅读资料,初步知道遗传学研究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初步知道染色体,DNA,基因等生物学名词。
3.              初步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内的基因控制的。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阅读:关于孟德尔的资料。
2.              讲述:孟德尔的故事。






3.              阅读:教材第13页资料。
4.              讨论:是什么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性状。¬                也可以主让学生课前收集孟德尔关于研究豌豆的资料,在课上交流。引导学生关注:(1)孟德尔出于好奇和兴趣才研究豌豆的,在兴趣的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科学发现;(2)知道孟德尔研究豌豆长达8年之久,这体现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3)孟德尔开创了遗传学,对遗传学有巨大贡献。
¬                指导学生边观察图片边阅读文字,交流和讨论是什么在控制生物的性状。对染色体,DNA,基因等生物学名词,教师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细胞中有一种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其他物质组成的;基因就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生物长成什么样是由基因决定的。


活动三    走近生物新技术(P.14)
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资料,初步认识一些生物新技术,如杂交水稻的人工选育、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2.              初步了解生物新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3.              初步认识到人类的科学设想到此有止逐步实现。
4.              知道应用生物新技术的两面性,初步学会科学客观地看待生物新技术的应用。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阅读:教材第14页关于杂交水稻,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资料。







2.              交流: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              课后完成活动作业第5页,按要求写一篇科技小短文。¬                对于杂交水稻,可以引导学生新闻记者时思考:选育杂交水稻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益处?
¬                对于多利羊的诞生,教师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作适当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克隆”的含义。在学生阅读后,教师还可以介绍克隆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用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科学客观地看待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新技术的应用。
¬                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的许多设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                教师要对撰写科技小短文的方法加以指导。通过科技小短文,可以看出学生对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新技术的看法。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展眼界,辩证地看待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新技术。


其他教学建议
    这一课的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许多生物学名词学生可以听说过,但不一定理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深入浅出地解释和指导,同时也鼓励学生课外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在课上交流、讨论。撰写科技小短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本课可以分两课时授课。

单元评价建议
本单元以观察、讨论、阅读资料等活动为主,每课时的内容相当丰富,如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时,学生可以制作一张关于植物繁殖方式的表格,将资料整理后记录在表格中;学习动物的繁殖和哺育方式时,也可以设计一张记录表。所以对资料的整理情况可以作为本单元评价的一个指标。
本单元还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科技小短文,有两题目供选。“如果我会克隆”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如果有一天我被克隆了”主要考察学生能否科学客观地看待生物新技术的运用,能否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自由探究1----用营养器官繁殖新植物
本自由探究是继单元二“生命人延续”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选择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植物。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繁殖后代方式的多样性,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本自由探究为长周期活动,主要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课外的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观察,记录,设计,操作,发现及分株问题的能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选择某种营养器官进行动手操作,加深对植物的营养繁殖的认识。教学难点是督促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营养器官伤口的处理,土壤水分等条件,持续做好观察记录,分株和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本课教学目标
1.              了解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新植物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
2.              初步培养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繁殖新植物的设计和操作能力,能用一种营养繁殖方法动手繁殖一株新植物。
3.              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外观察和记录的科学态度。


版面说明

Ø                  从仙人球母球上取下子球,直接种在培养土中,这是扦插繁殖法。
Ø                  将离地面近的桅子枝条弯曲,割伤后埋在地下,这是压条繁殖法。
Ø                  取下燕子掌人肉质叶,将其放在培养土中,这是利用植物的叶进行扦插繁殖。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植物生活习性的资料。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一、设计繁殖新植物的方案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植物营养和生活习性的资料。







2.              分组: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进行分组。


3.              小组讨论:选择什么植物进行锤子?需要准备什么?


4.              交流:小组讨论人结果。

二、繁殖新植物(以教材呈现人三种植物为例)
1.              仙人球的繁殖
(1)              准备工具和材料:切割刀,泥盆,湿沙,带有子球的仙人球。
(2)              操作:用切割刀将仙人球的子球切下,插在湿沙上。
(3)              观察并做好记录。
(4)              分析:新植株的成活情况。

2.              桅子的繁殖
(1)              准备工具和材料切割刀,小塑料薄膜袋,青苔,绳子,桅子。
(2)              操作:选择一定高度的桅子茎,用切割刀环切,切口不宜太深;在伤口处包上青苔,用小塑料薄膜袋包上,浇些水后用绳子扎紧袋的两端。当切口生根后中,用刀将带新根的枝条切离母体,移植到盆中。
(3)              观察并做好记录。
(4)              分析:新植株的成活情况。
3.              燕子掌的繁殖
(1)              准备工具和材料:切割刀,泥土,泥盆,燕子掌。
(2)              操作:用切割刀将燕子掌的叶片从茎上切下,平铺于泥土上,待长出小植株后再移植。
(3)              观察并做好记录。
(4)              分析:新植株的成活情况。¬                通过设计繁殖新植物的方案,主要使学生认识到繁殖一种新植物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做好哪些准备,重在培养学生初步设计能力。例如:选择什么样的植物?繁殖的方法怎样?对这一植物的营养器官如何进行处理?繁殖时要注意什么?需要哪些工具?这种植物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这一植物适合在什么样的培养土中成活?在培养过程中如何管理?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                分组时一般以4-6个学生一组为宜,要求推选一位组长,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活动。
¬                选择什么植物进行营养繁殖由小组自己决定,教师不要指定。教材上所示的三种植物仅起到示范作用,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种类。
¬                在一个小组交流后,可以请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讲座的结果。
¬                通过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发现和分株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                仙人球的子球切下后要晾几天,然后插入湿沙中。
¬                子球插好后只喷水雾浇水,防止伤口腐烂,待生根后再浇水。
¬                要定期观察,统计成活率,记下生根的日期。










¬                从压条后一周开始记录,观察并记录生根的日期,移植的日期和生长情况。



¬                平铺后用小土块压于叶面,使叶背与泥土紧贴,利于生根。
¬                扦插后,定期观察,统计成活率,记下发芽的日期,生根的日期和移植日期。



其他教学建议:
整个自由探究过程可以进行如下阶段划分:
1.                              设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相关的辅助材料,工具,根据植物繁殖的条件,设计繁殖新植物的方案。
2.                              栽培:将植物的营养器官培植在适宜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
3.                              管理:发现植物营养器官的变化,小组除做好记录外,还要研究和讨论,并及时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加强不同小组间的交流和探讨,以增加栽培信息。
第一部分“设计繁殖新植物的方案”可紧随单元二进行。在学生设计繁殖新植物的方案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组和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指导,其次要引导小组成员参照活动作业上的探究工作表设计方案。

评价建议:
本自由探究着重评价学生的参与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和观察,记录的持久性,植物最终是否繁殖成功并不是考察的最重指标,但要求学生对成功和不成功都要作分析,不成功的一定要找出原因。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植物营养器官的选取是否合理,对营养器官处理的方法是否合适;栽培植物时,是否关注植物的生长条件,例如泥土的疏松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水份是否适宜;是否进行了长时间,有规律的观察记录。本自由探究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有利于求亲告友学生耐心,细心的科学精神,所以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记录情况,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做好记录。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客观地分株探究分析探究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单元三    我们周围的大气

第一课    空气的成分

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空气中有氧气,因此本课从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入手,然后认识组成空气的其他一些气体。通过活动一“空气中的氧气”,并且发现空气中氧气有一定的比例。通过活动二“空气的组成”,使学生了解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氧气是组成空气的第二大气体。同时知道一种证明二氧化碳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和阅读,了解空气主要成分。教学难点是解释活动一中玻璃杯内水面升高的原因。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多次实验,知道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
2.              提高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株实验数据的能力。
3.              通过阅读,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4.              通过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知道一种证明二氧化碳的方法。


版面说明

Ø                  将蜡烛插入装有橡皮泥的瓶盖可以更好地固定蜡烛。实验前让学生充分猜想,实验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思考文文佳佳提出的问题,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Ø                  提醒学生重复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Ø                  干洁空气万分图显示,按何种计算,氧气和氮气约占空气的99%,二氧化碳和氩气又占了剩余的1%的绝大部分,剩余的那些气体数量很少,被称为微量气体。
Ø                  通过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Ø                  小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大气,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蜡烛,橡皮泥,瓶盖,盘子,玻璃杯,火柴,教材第18页于洁空气万分图,烧杯,吸管,石灰水,保鲜膜。


活动一      空气中的氧气(P.17)
活动目标
1.              通过多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
2.              提高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猜想:在有水的盘子里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将玻璃末倒扣在蜡烛上,可能产生什么现象?
2.              实验:按照教材第17页所示步骤,将玻璃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多次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第8页上。




3.              分析:实验记录的数据。
4.              小结: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                鼓励学生充分猜想并说明理由,有些学生可能知道氧气能够助燃。

¬                引导学生关注蜡烛是立即熄灭还是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杯中水面的变化,引出对“量”的讨论,激发学生再次实验的愿望。
¬                多次实验,并做好记录,为分株做准备。
¬                提醒学生每次实验前使杯内充满比较新鲜的空气,尽可能保证实验条件相同。
¬                依据多次实验中蜡烛燃烧时间和水进入杯子的高度大致相同,引导学生推测空气中有一定比例的氧气。



活动二    空气组成(P.18)
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干洁空气成分图,知道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约占1%
2.              通过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讨论:除了氧气,空气中还有什么?
2.              观察:教材第18页的干洁空气成分图。

3.              思考: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什么?
4.              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5.              交流:实验结果及结论。
6.              阅读:教材第18页的大气小资料¬                在学生交流空气的组成后,教师可上学生在干洁空气成分图中指出二氧化碳的位置,并介绍一些其他气体。
¬                如学生提出二氧化碳,则要求学生讲出依据。
¬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由教师介绍,并强调不能吮吸吸管,以免吸入石灰水。
¬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大气对地球生命的作用的资料。



其他教学建议
在活动一中可用秒表来测量蜡烛熄灭时间。实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推测空气中有一种助燃的气体----氧气;根据蜡烛熄灭时间大致相同和水面上升高度大致相同,推测氧气在空气中占有一定比例。
二氧化碳会合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吹气,还可以使浑浊的石灰水再变清,其中的反应原理不必让学生知道,当学生看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即可让学生停止实验。实验时可在烧杯上覆盖保鲜膜以免石灰水溅出。

第二课    大气的作用

本课从惧大气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意义的资料入手,交流,整理资料,然后以此为主题设计制作小报。通过活动一“大气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交流课前所收集的资料的机会,提高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兴趣,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用,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通过活动二“制作小报”,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小报的能力。还可通过张贴小报进行宣传,影响更多的学生,共同树立环保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整理资料,将内容条理浅析地呈现在小报上。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讲座和制作小报,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意义。
2.              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提高局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
3.              树立大气的意识。

版面说明

Ø                  呈现了大气及大气中水汽,氧气,二氧化碳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主要作用。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课明师生共同收集的关于大气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意义的资料,制作小报用纸,彩笔。
活动一    大气作用(P.19)

活动目标
1.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讲座,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意义,培养独立收集资料的能力。
2.              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阅读:教材第19页内容。
2.              交流:根据教材第19页内容和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大气对地球和地球生命的作用。
3.              观看:关于大气对地球和地球生命的作用的录像。
4.              归纳:大气对地球和地球生命的作用。¬                鼓励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                交流时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并加以归纳,教师可惜将学生归纳的资料通过板书罗列出来。
¬                在观看录像或教师收集的资料前,提醒学生关注交流时没有提及的内容。
¬                可用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归纳



活动二    制作小报(P.19)
活动目标
1.              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进一步了解大气对地球生命的意义。
2.              通过利用小报进行环保宣传,影响周围的人,共同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设计:构思小报内容和版面,并在活动作业上画出设计图。
2.              制作:大气对地球生命的意义的小报。



3.              校对:小报内容。
4.              交流:将自制的小报张贴在校园中,呼吁大家保护大气。¬                指导学生考虑各个内容在小报上的位置,把想强调的地方设计的引人注目。先用铅笔来设计图,以便修改。
¬                要求学生根据版面构思,将标题,正文,图表等先用铅笔画出柜架,等小报做好后再擦掉。
¬                提醒学生认真校对,确保内容正确。
¬                可让学生将小报张贴在规定的地方,注意整体美观,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同伴制作小报。



其他教学建议
课前师生应共同收集相关资料,教师尽可能收集音像资料,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大量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
在民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制作小报的经历,对设计制作小报的步骤较为了解,制作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回忆一下以往所制作的小报的一些要素,还可出示一些范例供学生参考,并事先布置好张贴小报的环境,激发学生展示小报的愿望。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内确定小报内容,完成小报设计图,课后完成制作。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在人人参与,明确分工,发挥特长的前提下,合作完成。
在本课结束之际,布置学生课后查找关于“空气污染的实例和危害”的资料并摘录在活动作业上,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三课    保护大气

本课从一个燃烧小实验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实例及其危害,从自身做起,减少空气污染。通过活动一“空气污染的危害”,引出对空气污染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课上交流的基础上,了解空气污染的实例,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感受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性。通过活动二“减少空气污染”,使学生了解一些力所能及的养活空气污染的方法,增强保护大气的意识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一些空气污染的危害和养活空气污染的方法。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小实验和收集资料,了解一些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实例,认识保护大气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
2.              通过讲座,了解一些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减少空气污染的做法,培养从自身做起的习惯。


版面说明

Ø                  不完全燃烧会产,  生微波的炭颗粒,火柴燃烧时会生产二氧化硫,引起空气污染。
Ø                  呈现一些常见的人类活动赞成的空气污染实例,引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
Ø                  介绍一些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减少空气污染的做法。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课前师生收集的关于空气污染的实例及危害的资料,蜡烛,玻璃杯,橡皮泥,瓶盖,盘子,火柴。


活动二    空气污染的危害(P.20)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知道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微小的炭颗粒,火柴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造成空气污染。
2.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一些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实例,认识保护大气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预测: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杯子,杯底会怎样?
2.              实验: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杯子,观察现象。
3.              讨论:杯底的污物和刺鼻的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4.              小结:不完全燃烧会引起空气污染
5.              交流:空气污染的实例及危害。¬                实验时引导学生关注火柴的气味。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拿杯子时小心烫手。


¬                学生解释可能有困难,教师可向学生进行讲解。
¬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录像,在学生交流后进行补充。



活动二    减少空气污染(P.20)

活动目标
通过讨论,了解一些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养活空气污染的做法,培养从自身做起的习惯。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交流: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2.              讨论: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应当怎么做?¬                要求学生说明方法背后的理由,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
¬                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派出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把讲座出的方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其他教学建议
课前教师要督促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开将资料摘录在活动作业上,注明资料的来源,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单元评价建议
        本单元可重点评价学生对蜡烛燃烧的时间和水进入杯子的高度等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评价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单元四    岩石与土壤

本单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形成过程以及土壤的成分;同时通过讲座,了解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危害,初步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土壤展开,设计思路为:先认识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形成过程,再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后认识土壤的保护。
在第一分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比较了各种岩石的相同与不同,了解了沙和黏土的一些简单性质。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揭开岩石,沙和黏土形成的秘密,将石块,沙和黏土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岩石的大致种类以及岩石,沙和黏土的形成过程。
2.              了解土壤的成分。
3.              提高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4.              能对事物做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5.              了解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的危害,初步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


第一课        岩石,沙和黏土的形成

本课探究岩石形成和岩石是如何逐渐变成沙及黏土的。通过活动一“岩石的形成”,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种类,成因和它们之间的转化。通过活动二“沙和黏土的形成”,让学生知道太阳,空气,水风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巨大的岩石变成细小的沙和黏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和实验,了解岩石,沙和黏土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是了解岩石的种类,成因和它们之间的转化,对于这些内容学生无法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学习,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物和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和整理资料,了解岩石的成因和各类岩石之间的转化,知道按照岩石的形成类型,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              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天气的冷热变化和水流作用,会使岩石变成沙和黏土。


版面说明

Ø                  岩石按照成因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包括黑曜岩,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包括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包括板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图片中箭头表示岩石间的转化,如:花岗岩变成片麻岩。
Ø                  通过山石和鹅卵石两张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下面的小实验。
Ø                  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先让学生用手捏小片的岩石,学生无法捏碎,然后教师镊子夹住石块在酒精灯上回执到一定的程度,立即浸入冰水中,多次反复后,石块会出现崩裂。
Ø                  模拟水流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在大口玻璃瓶里装一些沙和有棱角的碎砖块(代替石块),加入半瓶水,盖上瓶盖,用力摇动瓶子,一段时间后,砖块会变得圆滑。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黑曜石,花岗石,玄武石,砂岩,页岩,石灰岩,板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岩石样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形成录像;有裂缝的岩石,光滑的岩石,酒精灯,钳子,水槽,冰水,玻璃瓶,有棱角的碎砖块,沙和水等。

活动一    岩石的形成(P.23)
活动目标
1.              通过新闻记者和整理资料,知道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其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              通过新闻记者或观看录像,了解三类岩石的成因和它们之间的转化。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观察:黑曜石,花岗石,玄武石,砂岩,页岩,石灰岩,板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岩石的特征。
2.              猜想:这些岩石的由来。
3.              阅读:教材第23页关于岩石成因的小资料。
4.              填表:完成活动作业第11页。
5.              交流:这些岩石的成因。¬                可提供标有名称的岩石实物让学生观察。


¬                教师可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                在填表前,可让学生先根据岩石的成因将之前所观察的岩石分类。


活动二        沙和黏土的形成(P.24)
活动目标
1.              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天气的冷热变化和水流作用,会使岩石变成沙和黏土。
2.              能在教师帮助下初步设计模拟实验。

学生活动流程指导要点
1.              观察:教材第24页有裂缝的山岩和光滑的鹅卵石图片。
2.              讨论:为什么有的岩石有裂缝,有的岩石很光滑?
3.              思考:怎样模拟冷热变化和水流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4.              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模拟实验。












5.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冷热变化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
6.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水流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7.              交流:实验现象。
8.              小结:天气的冷热变化和水流作用长年累月地影响着岩石,会使岩石变成沙和黏土。
9.              思考:还有哪些因素能使岩石慢慢变成沙和黏土?



¬                学生提到的影响岩石变化的因素可能不只冷热水流作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只针对这两点设计模拟实验。学生设计时教师应加强引导,如:用什么模拟热?什么模拟冷?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怎样才能体现水对岩石的冲刷?如果学生的设计较好,可以采用学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验;如果学生的设计不完善,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方法与教材第24页的方法进行对照,并按照教材所示进行模拟实验。由于反复加热石块和浸入冰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反复加热石块和浸入冰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可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模拟水流的作用则由学生自己动手。
¬                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现象,如岩石出现裂缝,有小石块产生,砖块棱角被磨去等,这样不仅解决关于岩石裂缝的问题,还会发现岩石变小的事实。
¬                提醒学生这些变化在自然界中是缓慢形成的。




其他教学建议:
在活动一中,了解岩石的成因是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岩石的大致种类即可,不必要求学生雇各类岩石的名称和特征。教师如果没有教材上呈现的岩石样本可选择其他岩石样本代替。
在活动二中,如果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可增加对以下影响岩石形态的因素的探究: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结冰与融化,磨蚀等,这些作用可以将巨大的岩石慢慢变成细小的沙和黏土。如果时间不够,可啬课时或者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
上一篇:小学自然科学教案集锦E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加盟快讯
加盟学校

法律声明|关于我们|投稿本站|在线报名|加盟管理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莲路593弄  作文教学圈微信号zuowenfudao  电话1304669191  QQ52232736
copyright 2000-2009 上海子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子儒教育)官网 ( zuowen360.cn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