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天时不如地利
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学习课文中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并且从其中受到教育。
说明:
此文以说理为主,有理有据,逻辑严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语言气势充沛、感情洋溢,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所以,教学时可在“读”上花工夫。通过“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能感受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对比句在突出论点上的作用。况且“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在熟读的基础上,词句翻译和层次理解上的难点经过注释、工具书和老师的适时帮助,就能迎刃而解了。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说明: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做好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2、 体味孟子气势充沛的语句,体会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说明:
通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能初步自主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教师要做好关键词的分类和归纳,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此文是条理清晰的议论文,要让学生明白围绕论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而对于“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展开联想和阐述,以求思路的开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课文 |
由“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引入对作者和课文的介绍。 |
交流对这句话的认识,允许有不同见解。
交流有关孟子的资料。 |
既考察学生知识积累的情况,又能了解关于孟子的“仁政”主张,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
借助注释
读通课文
了解大意 |
1、让学生散读后,挑选自己认为有特点的句子在班上交流读。
(教师提示学生找:内容上有特点的名句;形式上有特点的排比句、双重否定句等;要求读得正确、流畅)。
2、让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师对重点和疑难词句进行点拨、小结。
(如:古今异义词:城、郭、是、池、兵、委、去、域、亲戚;通假字:谿、畔;双重否定句和判断句的翻译等) |
1、散读
个别读
跟读
齐读
2、借助注释翻译
质疑
交流
释疑 |
1、既能正音,又让学生初步体会本文在语言上恢宏的气势,有助于加深理解。
2、通过自主学习,积累文言词句。 |
理清层次
读懂课文
深入体会 |
提问: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2、哪些内容围绕这两句话展开?
3、论点既已得到论证,剩下的内容又有何作用? |
研读讨论后明确:
1、篇首两句即论点。
2、下文分别从“进攻一方失利”和“防御一方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战争推进到治国,更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得道即所谓得人心,使论述更有普遍意义。 |
让学生体会层层推进式的论证方法: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作结,突出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
拓展迁移 |
讨论:
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强调“人和”,这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没有作用,现在的高科技战争是否仅依赖先进武器就可以获胜的吗? |
畅所欲言
(如:共产党得民心,所以得天下;美国攻打伊拉克得不到民心;也可从老师和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方式上来拓展。) |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
布置作业 |
熟读背诵课文;
课外再阅读、摘抄《孟子》内名句,做好读书笔记。 |
阅读,
摘抄,
感悟,
体验。 |
借助工具书,由课内向课外迁移,了解儒家经典著作《孟子》。 |
思路点拨:
本文还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名句入手,让学生谈谈“天时、地利、人和”的具体内容和在战争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尝试着如何围绕自己的观点来言之有理,随后回到文本,看看孟子的论证思路。找到孟子的观点后,看看哪些内容与之呼应,从而明确设例、层层推进的论证特点,最后,还可在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孟子的“人和”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性的,因为他注意到了民众的力量,但他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所以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教法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内尝试,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就成了他们思维火花碰撞的地方。
练习举隅:
1、解释加点词:
(1)七里之郭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池非不深也 (4)委而去之
(5)域民 (6)山谿之险 (7)亲戚畔之 (8)亲戚
2、孟子散文的语言气势恢宏,说理严密,试从本文中找出一、二例句来证明。
3、课外阅读《孟子》,摘抄名句,并选择一、二句,写一段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 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四、朗读训练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电子课文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备课资料
注释:
1.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池:即护城河。
4.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盾。古代甲盾是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5.委:弃。
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
7.畔:同“叛”。
8.有:或,要么。
9.和:和顺、和谐。
10.环:包围。
11.环而攻之:而,并且。
12.而不胜:而,却。
13.米粟:粮食。
14.顺:顺从。
15、亲戚:内亲外戚。
译文:
孟子说:“适宜作战的天气比不上利于作战的地形,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们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的内城,周围七里的外城,包围并且攻打却不能够胜利。包围并且攻打一定是有适宜作战的天气,但却没有胜利,这就是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盾不是不锋利和坚固,粮食也不是不多:但守城的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靠封锁境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少到极点时,亲戚也会叛离;帮助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优势去攻打连亲戚都会背叛的人,所以获得民心的君主要么不打仗,如果进行战争,就必定会胜利。”
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 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 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 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最重要的财 呢?
作者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课后练习
一. 解释加点字:
1.天时:( )
2.地利:( )
3.人和:( )
4.三里之城( )
5.七里之郭( )
6.池非不高也( )
7.环而攻之( )
8.委而去之( ) ( )
9.兵革非不坚利也( )( )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
11.失道寡助( )
12.寡助之至( )
13.亲戚畔之( )
14.威天下( )
二. 翻译句子:
1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问题:
21.战国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请填写“诸子百家”的知识:
孔子、孟子是________的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是________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__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_________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22.文章是怎样说明战争取决于“人和”这一重要条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反映孟子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吕氏春秋》两则
建平中学西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成诵,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动地复述主要内容。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3.从叙议结合的表达中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两个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说明: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表达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两则故事寓意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随着对象或情况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酿成大错,进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启迪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简介《吕氏春秋》。 |
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 |
激发兴趣,为进入课文作铺垫。 |
朗读感知“引婴投江”故事 |
1. 范读。
2. 评价指导学生齐读。 |
1. 小声跟读。
2. 齐读。 |
进入文本,粗知大意。 |
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作者(编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
1. 学生结合注释默读。
2. 思考归纳。
3. 讨论、补充概括回答。 |
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3.对学生的感想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
1.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2.学生散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 |
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朗读感知“刻舟求剑”故事。 |
1.组织学生品读“刻舟求剑”,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
2.布置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作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
1.个别、小组、齐读、散读相结合熟悉文本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及寓意。(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 |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对揭示寓意。 |
比较阅读两则故事。 |
1.比较阅读的方法指导:可从选材、裁剪、立意、构思、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方面去考虑。
2.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 |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
|
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初步接触比较阅读的这一实用的读书方法,了解比较阅读的比较点。 |
课后作业。 |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篇读后感。 |
完成作业。 |
提高对作品的体验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思路点拨:
本篇课文的两则小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尽管年代久远,但叙议通俗易懂,也可以先不布置预习,课堂上直接进入文本,请学生在朗读后再复述内容。朗读和复述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教学的拓展,也可以把《察今》原文中的另一个故事“循表夜涉”介绍给学生。
练习举隅: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2. 人问其故
3. 其子岂遽善游哉
4.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5. 楚人有涉江者
6. 其剑自江中坠于水
7. 遽契其舟
8. 是吾剑之所从坠
9. 不亦惑乎
二、充分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则故事,借助描写,用现代汉语扩写。
附参考资料一:
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附参考资料二:
“刻舟求剑”译文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坠落水中,(他)马上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之后),(那人)从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动了,但是剑(掉进水后)没有移动,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附参考资料三:
“引婴投江”译文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婴儿想将那婴儿丢进江中。婴儿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什么(要把婴儿丢进江中),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水。”他的父亲虽然善于游水,他的儿子难道就马上也善于游水吗?这样处理事情,肯定是谬误的啊!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读—译—疑—议”的形式,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点。
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计:
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各是从什么角度阐述道理的?
口语训练的设计:
你读懂了哪则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写作训练的设计:
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故事,运用想象的方法,扩写成用现代文表述的有生动情节描写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出示成语“一字千金”,讲述其典故,引出 《吕氏春秋》
2、提问:关于《吕氏春秋》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3、小结:《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作,秦朝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结合百家,总结历史,为秦王提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
二、 读:
1、教材中所选的两则到底讲了什么呢?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学课文;抽读、齐读课文,并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 译:
你读懂了哪则故事?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学生自由选择一则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教师随时纠正讲错的地方。
四、 疑:
1、提问:什么是寓言?
学生复习旧知,明确:寓言往往是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情节,把道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2、学生在读、译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故事寓意等进行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五、 议:
1、出示:“察今”篇中另一则寓言故事“循表夜涉”。
2、思考: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3、思考:三则寓言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又是各从什么角度阐述道理的?
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板书:
“引婴投江”:对象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悖。
“刻舟求剑”:地点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惑。
“循表夜涉”:时间变了,法令如果不变——思。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法令制度也应随之变化。
六、 作业:
1、选择其中一则寓言故事,运用想象的方法,扩写成用现代文表述的有生动情节描写的故事。
2、课外再选读一两则出自于《吕氏春秋》的寓言故事并思考其寓意,讲述给同学听。
29、橘逾淮为枳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读—述—析—演”的形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懂得“橘逾淮为枳”的道理,体会用比喻说理的好处。
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使、左右、辱、为、坐、诣、其实、病、得无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设计:
晏子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得楚王”反取病焉”?
口语训练的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角色的性格和心理,把握楚王的傲慢和窘迫,欣赏晏子维护国家和个人尊严的艺术化的外交语言。
写作训练的设计:
把故事改写成一个能供同学表演的“独幕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或教师讲述《晏子使楚》的故事;结合故事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初步了解晏子其人。
二、自读课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
2、交流互答自读中的困难、
3、梳理积累重要的实词。
三、复述课文: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故事(先小组讲述再抽选讲述)。
四、懂得道理:
请学生思考、讨论“晏子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得楚王反取病焉”?
通过讨论懂得“橘逾淮为枳”的道理,体会用比喻说理的好处。
五、分析心理:
1、文言文人物神态,心理的描写非常简要,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一下当事人的神态及心理活动。
各自想像后集体交流。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同桌对读,表演朗读。
六、表演故事:
1、把故事改写成一个能供同学表演的“独幕剧”。
2、根据改写的“独幕剧”表演,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
七、扩展阅读
推荐《初中文言读本》上《晏子》一文。
课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交流检查自学的情况。
31、花果山拥立美猴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
3、 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语言整齐而活泼的优势,激发探究描写手法与语言魅力的热忱。
说明:
本单元作为“以篇带书”、“以书映篇”的名著阅读单元,其包容的含量、开放的程度、形式的多样都是与普通篇章单元的教学不可同日而语,它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唯篇无书”(这样便几乎丧失了设置本单元的意义);也不能上成课堂展示热闹,课下几无实质读书的“读书汇报”课(这样的课所谓“汇报很可能只是前言后序,网上资料的学生口头复述,那么离单元意义可能更远)。因此本单元设计44、47及综合学习准备宜放于45、46综合学习汇报的前一个月左右。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泛览,查阅资料进行真正的书籍名著阅读和有实质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四四课目的在于以精典的《西游记》开篇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并在篇章的精读中启发学生对课下的泛读进行有意识的深化,明确开展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的几个思考方向。
重点难点:
1、 感受美猴王超然出众的表现,对后文全书的作用。
2、 领会古典白话概括、整齐的优点,激发对书艺术特色的探究。
说明:
本课重在以篇引书,学生对悟空从小即有所了解而且一般都颇感兴趣,探究其“出生、出任”非常符合预备孩子的年龄兴趣特征,教师以此为重点可顺势引发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
《西游记》诙谐活泼又不失古典的语言既可能成为现代学生学习的难点,但适度的陌生化恰恰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丰富现代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简介《西游记》引发读新课 |
1、 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
2、 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1)《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2)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3)主旨及意义 |
1、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从小积累的关于《西游记》有名之处。
2、 学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择其要点分类概述。 |
激发学生从小就积累的古典文化名著在自己内心的影响,使学生走近原著;有关资料的补充能训练处理分类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浏览目录首回初感书文异同 |
1、 根据学生介绍主旨时对孙悟空的评介,引入翻阅目录,思考《西游记》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的原因。
2、 初读首回前半部分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新感受。
3、 积极鼓励学生真实新体验。特别对删去诗词与后文的质疑应大加鼓励并留到课下探究。 |
1、 翻阅目录,了解全书大致格局及意义。
2、 在课前预习课文基础上,比较书、原文、影像作品的不同感受,特别说一说自己新的体验。(如有更多疑问,对美猴王有了一些新了解等) |
引发学生了解读书要有全局意识,粗读不妨轻松随意,精读就需要有所探究,初步感受,影像、听闻不能代替读原典名著的意义。 |
感受人物形象激发情节探究 |
1、 再读课文,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
2、 读、说给同桌听,概括为几方面与大家交流。
3、 引发人物性格与环境及时全书情节展开作用,点到为止,启发学生思考。 |
1、通过扫读、跳读等圈划语句
2、与同桌,再与全组交流(可能说到勇敢、勇于尝试实践、有见识、有领导才能等) |
本课重点,通过圈划交流,感知小说人物与情节环境的关系,激发“英雄出少年“的情怀,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 |
思考环境衬托感知语言魅力 |
1、 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 既然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2)(3)节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 |
1、 结合第1段说说“山石水”的作用(明确既交待情节,又间接衬托猴王的不凡)
2、 朗读(2)(3),感受写“猴”这一部分语言形式的魅力。(学生可发现在句式、引用、音韵等方面的特色) |
顺势激发学生探究写法,语言特色的魅力,为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张本、感受古典白话独到韵味,与现代汉语更好沟通。 |
明确读书要求布置探究任务 |
1、小结,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在通读书中制作10~20张阅读卡片。
2、结合今天生发的疑问与P172页中的提示初步确定研究的小组与方向 |
1、 翻到p172《西游记》读书报告,明确要求。
2、 课下分组讨论。 |
激发读书热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始工作。 |
思路点拨
本课也可根据学生层次压缩前两个教学环节,在学生简介《西游记》作为古典神魔章回体小说精典的体裁与主旨之后,切入问题:孙悟空作为“神、猴、人”三性合一的典型形象在小说首回中各是如何表现的。在学生充分朗读思考讨论后,进一步引发“神化”环境的作用,并由读引“说”,在复述式的讲说评比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神魔小说的特色。
练习举隅
1、 查词典,注音、了解词意,并选择5个词语连成一段话。
迸裂 玩耍 蹲身瞑目 镌 抓耳挠腮 石碣 顽劣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拖男挈女
感之既久 采花觅果 洗濯
2、模仿第(3)节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下幼儿园里小朋友玩乐的情景。
3、 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禽有禽?,兽有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俗语名句组织一段有意义的话,并说说引用俗语的好处。
4、 用第一、第二张卡片摘录《西游记》1~7回中你最欣赏的语句片断,并说明理由。
5、 将四四课精彩语句保留,以讲故事的口吻将猴王出世出任说给父母或同学听,并请他们作出评价。
参考资料
《西游记考证》胡适
“《西游记》有一点特别长处,就是他的滑稽意味。拉长了面孔,整日说正经说辞 ,那是圣人菩萨的行为,不是人的行为。《西游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彪形大汉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我们可以说,《西游记》的神话是有“人的意味”的神话。
《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鲁迅
然作者构思之幻,则大率在八十一难中,如金山之战(五十至五二回),二心之争(五七及五八回),火焰山之战(五九至六一回),变化施为,皆极奇恣,前二事杨书已有,后一事则取杂剧《西游记》及《华光传》中之铁扇公主以配《西游记传》中仅见其名之牛魔王,僧益增其神怪艳异者也。其述牛魔王既为群神所服,令罗刹女献芭蕉扇,灭火焰山火,俾玄奘等西行情状云:……
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史上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
3、 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语言整齐而活泼的优势,激发探究描写手法与语言魅力的热忱。
说明:
本单元作为“以篇带书”、“以书映篇”的名著阅读单元,其包容的含量、开放的程度、形式的多样都是与普通篇章单元的教学不可同日而语,它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唯篇无书”(这样便几乎丧失了设置本单元的意义);也不能上成课堂展示热闹,课下几无实质读书的“读书汇报”课(这样的课所谓“汇报很可能只是前言后序,网上资料的学生口头复述,那么离单元意义可能更远)。因此本单元设计44、47及综合学习准备宜放于45、46综合学习汇报的前一个月左右。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泛览,查阅资料进行真正的书籍名著阅读和有实质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四四课目的在于以精典的《西游记》开篇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并在篇章的精读中启发学生对课下的泛读进行有意识的深化,明确开展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的几个思考方向。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重点难点:
1、 感受美猴王超然出众的表现,对后文全书的作用。
2、 领会古典白话概括、整齐的优点,激发对书艺术特色的探究。
说明:
本课重在以篇引书,学生对悟空从小即有所了解而且一般都颇感兴趣,探究其“出生、出任”非常符合预备孩子的年龄兴趣特征,教师以此为重点可顺势引发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
《西游记》诙谐活泼又不失古典的语言既可能成为现代学生学习的难点,但适度的陌生化恰恰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丰富现代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简介《西游记》引发读新课 1、 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
2、 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1)《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2)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3)主旨及意义 1、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从小积累的关于《西游记》有名之处。
2、 学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择其要点分类概述。 激发学生从小就积累的古典文化名著在自己内心的影响,使学生走近原著;有关资料的补充能训练处理分类信息的能力,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浏览目录首回初感书文异同 1、 根据学生介绍主旨时对孙悟空的评介,引入翻阅目录,思考《西游记》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的原因。
2、 初读首回前半部分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新感受。
3、 积极鼓励学生真实新体验。特别对删去诗词与后文的质疑应大加鼓励并留到课下探究。 1、 翻阅目录,了解全书大致格局及意义。
2、 在课前预习课文基础上,比较书、原文、影像作品的不同感受,特别说一说自己新的体验。(如有更多疑问,对美猴王有了一些新了解等) 引发学生了解读书要有全局意识,粗读不妨轻松随意,精读就需要有所探究,初步感受,影像、听闻不能代替读原典名著的意义。
-
感受人物形象激发情节探究 1、 再读课文,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
2、 读、说给同桌听,概括为几方面与大家交流。
3、 引发人物性格与环境及时全书情节展开作用,点到为止,启发学生思考。 1、通过扫读、跳读等圈划语句
2、与同桌,再与全组交流(可能说到勇敢、勇于尝试实践、有见识、有领导才能等) 本课重点,通过圈划交流,感知小说人物与情节环境的关系,激发“英雄出少年“的情怀,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
思考环境衬托感知语言魅力 1、 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 既然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2)(3)节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 1、 结合第1段说说“山石水”的作用(明确既交待情节,又间接衬托猴王的不凡)
2、 朗读(2)(3),感受写“猴”这一部分语言形式的魅力。(学生可发现在句式、引用、音韵等方面的特色) 顺势激发学生探究写法,语言特色的魅力,为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张本、感受古典白话独到韵味,与现代汉语更好沟通。
明确读书要求布置探究任务 1、小结,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在通读书中制作10~20张阅读卡片。
2、结合今天生发的疑问与P172页中的提示初步确定研究的小组与方向 1、 翻到p172《西游记》读书报告,明确要求。
2、 课下分组讨论。 激发读书热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始工作。
思路点拨
本课也可根据学生层次压缩前两个教学环节,在学生简介《西游记》作为古典神魔章回体小说精典的体裁与主旨之后,切入问题:孙悟空作为“神、猴、人”三性合一的典型形象在小说首回中各是如何表现的。在学生充分朗读思考讨论后,进一步引发“神化”环境的作用,并由读引“说”,在复述式的讲说评比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神魔小说的特色。
练习举隅
1、 查词典,注音、了解词意,并选择5个词语连成一段话。
迸裂 玩耍 蹲身瞑目 镌 抓耳挠腮 石碣 顽劣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拖男挈女
感之既久 采花觅果 洗濯
2、模仿第(3)节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下幼儿园里小朋友玩乐的情景。
3、 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禽有禽?,兽有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俗语名句组织一段有意义的话,并说说引用俗语的好处。
4、 用第一、第二张卡片摘录《西游记》1~7回中你最欣赏的语句片断,并说明理由。
5、 将四四课精彩语句保留,以讲故事的口吻将猴王出世出任说给父母或同学听,并请他们作出评价。
参考资料
《西游记考证》胡适
“《西游记》有一点特别长处,就是他的滑稽意味。拉长了面孔,整日说正经说辞 ,那是圣人菩萨的行为,不是人的行为。《西游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彪形大汉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我们可以说,《西游记》的神话是有“人的意味”的神话。
《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鲁迅
然作者构思之幻,则大率在八十一难中,如金山之战(五十至五二回),二心之争(五七及五八回),火焰山之战(五九至六一回),变化施为,皆极奇恣,前二事杨书已有,后一事则取杂剧《西游记》及《华光传》中之铁扇公主以配《西游记传》中仅见其名之牛魔王,僧益增其神怪艳异者也。其述牛魔王既为群神所服,令罗刹女献芭蕉扇,灭火焰山火,俾玄奘等西行情状云:……
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32、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教学目标
1、 检查研究性学习评价人物的初步成果,明确情节对表现人物性格的关系。
2、 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孙悟空重情重义又顽强勇敢的精神魅力,讨论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3、 通过质疑,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多样性的统一,了解人物性格形象对全书主旨表现的重要作用。
说明:
本课宜放于学生已阅读大半,研究人物性格小组已有了较丰富的材料,并初步感受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教师抓住此契机,以“三打白骨精”这一矛盾冲突激烈的片断为精读文本,通过朗读、质疑、讨论等形式把握人物性格多样而统一的魅力。在矛盾冲突中体验情义的无价,并推进理解人物性格形象对全书主旨表现的作用,使研究人物性格的学习更进一步。
重点难点
1、 体会不同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不同心理,以及思想性格,感受传统文化中情义的独到价值是学习的重点。
2、 理解人物性格多样统一性以及性格象征意义对全书主旨表现的作用是学生较难把握的。
说明:本课矛盾冲突激烈,人物性格在前面一系列情节推进中展现尤为鲜明,是学生感受传统民族文化中情义价值的范本;同时本课亦体现了人物性格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多面性,有利于推进学生把握性格象征意义与主旨的关系,当然这一难点可根据学生感受情况点到为止,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览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初谈人物性格
熟悉相关情节
引发投入新课 |
1、 请各大组分别说说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在你心目中怎样形象,注意要有理有据,特别是“三打白骨精”中前面“打”的表现。先说说优点,再谈谈不足。
2、 适时补充孙悟空的不足:猪八戒的优点:憨厚、乐观,也有聪明、硬气、勇敢的时候。唐僧:矢志不渝、忠诚信仰、善良、领导才能。 |
1、学生按研究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其它四大组坐好,根据阅读笔记交流自己看法。如孙悟空:(1)勇敢顽强(2)追求自由,敢作敢为。(3)忠诚。不足:(1)顽皮捣蛋(2)缺乏耐心(3)心高气傲。猪八戒:懒馋、色、自私等;唐僧:胆小无能 |
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在言说中初步实践有理有据地评说人物。并从中熟悉相关情节,体会情节与人的关系。教师以此契机引发学生注意人的性格多样性,检查研究人物的学习初步成果。 |
激疑引发朗读感受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 |
1、 激疑引发(1)孙悟空在课文中表现是否与他向往自由、缺乏耐心的性格矛盾?“不如不作此意”中“此意”是指什么?(2)唐僧、猪八戒当时到底怎样的心理?
2、 说说猪八戒到底为什么这样?唐僧为什么会如此?
3、 请列举你感受到孙悟空与以前大闹天宫时的性格看似不一致的地方? |
1、 带着问题,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圈划批注,体会思考。
2、 说说猪八戒的心态。唐僧的心态。
3、 谈自己感受到孙悟空的性格看似不一致的地方。
|
通过分角色朗读充分感受在矛盾冲突中,孙悟空重情(恩情)重义(取经大业)的崇高感人的品质。在质疑交流中发现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立体化,多样性。 |
重设疑,再思考,人物性格复杂的意义 |
1、 那么为什么现在孙悟空会如此忍辱负重,甚至委曲求全呢?与小说前面的性格如何统一的?
2、 又如何评价唐僧、猪八戒呢?为什么唐僧始终是取经略上令人信服的领导者,而猪八戒为何缺点很多,有时甚至可恶,却依然为人所喜爱? |
1、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1)为大义而忍辱负重是人格高尚的表现。(2)这些表现都统一于勇于追求正义,敢作敢为的基本性格上。
2、 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A、看性格主要侧面来评价一个人物。B、正是因为人格多样才真实可爱:如猪八戒懒而憨直。狡黠而不奸诈;贪小利而不忘大义;顽皮而不乏勇敢等。C、正是因为人物性格有缺陷才惹人喜爱。D、与孙悟空等相对应,构成人性多侧面的象征。 |
顺势总结孙悟空重情重义的意义,并引发人的性格多样又统一于主体性格的道理。
从中引出对唐僧、猪八戒的性格多样又统一的理解,以期把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
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
1、 小结:评价人物性格重视多样性的统一及意义。
2、 评价本课中一主要人物,写成短文,继续阅读,补充新的素材,更深入理解。 |
课下完成书面评价人物形象的作业。 |
以读引写,复习巩固基础下再读拓展。 |
思路点拨
本课也可根据班级情况,仅从孙悟空的性格是否统一出发,朗读体会后,谈谈孙悟空性格统一之处,看似不同之处,最后联系小说其他情节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转变讨论交流孙悟空性格统一的原因,明确评价人物的性格形象的作用。将其他人物评价作为作业。这样可使难点留有更多时间讨论。
练习举隅
1、 抄录本课运用的成语俗语,各选择一个造句。
2、 从原书标题(“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来看,唐三藏的心理也是“有情可原”的?请从情节出发简析唐僧心理意义。
3、 “白骨精”先后变成“美女”“老妇人”“老翁”,如果白骨精换一种顺序变,你觉得唐僧、猪八戒、孙悟空心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会发生“狠逐美猴王”的故事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四五课以人物评价,体验人物多样又统一的性格,感受孙悟空身上忍辱负重,重情重义的精神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有关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关的影像资料也较为丰富,在初次教学中,我为了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引入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有关片断以PPT的形式放给学生看。
课堂开始引入后,请学生谈谈对三个主要人物的一段看法,学生都能畅所欲言,然后在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时,我本想在影像资料激发下重读课文展开讨论,但没想到详略失当,本末倒置,学生对看影像津津有味,笑声朗朗,而对比阅读却仿佛激情已过,半天不入“戏”,加之我切入的问题只是空泛地谈谈三个人物性格此时的表现,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八戒的挑唆,唐僧的胡涂吸引过去,对悟空遭到误解愤愤不平,以至心中早添“好人难做“的苦闷,这样便与原来的情感体验本意南辕北辙了。在此纠缠耽误了时间,使原来设想体验人物性格矛盾统一性更无时间与可能。这样一堂课,表面上可能仍是生动“有趣”的,但从教学目标上看是完全失败的。
同时,从语文课评价的三个维度来看,影像资料的引入虽然生动活泼,但却剥离了学生直接接触文本的直感,尽管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是看了书,并可能通过比较进行了思考,但40分钟课堂的容量限制,使之无法深入,何况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是以影像的热闹代替了语言阅读所产生的丰富联想以及性格、精神、价值的思考,这样影像资料反而起了人与文本间的“屏障”作用,教师前期的准备出力不讨好。
在这次设计中我删去了影像资料,从朗读的形式直接让学生浸入文本,之前以悟空一段性格在这次的特殊表现及“不如不作此意”中“此意”实指什么作为激疑切入口,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思考,然后围绕此讨论,联系小说其他相关部分使之对性格多样又统一的理解有一个深刻认识。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把握字词的正确读音
2.通过阅读,学会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500年,幸得唐僧搭救方得逃脱。遂拜唐僧为师,护其西天取经,这一路上又先后收猪八戒、沙僧一干人等同去,这一路上历经坎坷,到底是如何艰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深山老林去看看。
(二) 初读感知
1.全班齐读
2.纠正读音
骸骨 茔 擎 忖思 骷髅 战战兢兢 唆嘴 脊梁 唧唧哝哝
3.请同学讲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挑拨是非的猪八戒的教唆下,不明是非的唐僧绝情的赶走了孙悟空。
4.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猪八戒 孙悟空 唐僧
(三) 再读感知
(四)1你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不喜欢
猪八戒:搬弄是非
1. 好挑事:第1节: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2. 煽风点火、鼓动教唆:第2节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
(五)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积累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把握文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的性格特点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唐僧听信猪八戒的谗言赶走了忠心耿耿的孙悟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 再读品味
1.从文中看,你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1) 喜欢:孙悟空:明察善恶、勇敢无畏、忠心耿耿
a火眼金金
第2段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b聪明 有勇有谋 智勇双全
第2段:怕师傅惩罚,还不忘向当地土地 山神说: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
c大仁大义
当师傅的绝情他止不住伤情:
第3节:“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
好心反遭师傅误解,伤心之情溢于言表,可师傅依然不为所动,在离别之际,又不计个人恩怨对师傅款款下拜。第4节: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涂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d忠心耿耿
临走仍不忘师傅的安危。第5节: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B不喜欢
唐僧:胆小绝情、不明是非
1.人妖不分、胆小怕事 第2节“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
2是非不分 毫无主见 第2节正相信悟空的解释时,又听信谗言,开始念咒。
3固执绝情 第4节“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面对孙悟空的拜别,他不理不睬,口里叽挤咕咕:“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孙悟空就这样被唐僧赶走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33、 火焰山宝扇灭火焰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较阅读、分层梳理等方式体会《西游记》情节曲折,复杂多变,多而有序的精彩。
2、 通过表演朗读等方式感受语言活泼、生动,富于变化的魅力。
3、 感受生动曲折情节对突出正义邪恶的对比,人物善恶褒贬的作用。进一步体验作者对正义的褒扬。
说明:
本课宜放于学生阅读名著的后期,与四五课侧重点不同,以对情节、语言特点的感受来欣赏体验《西游记》的魅力,初步展示探究艺术特色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促进全体同学对全书艺术特色的深入认识,了解我国古代神魔章回小说特色以及对后来武侠小说的影响。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
重点难点
1、 本课情节、语言特色的感受欣赏是重点。
2、 难点是欣赏往往流于空洞、单调,从概念到概念,要高度重视从文本出发,从人物情感出发。
说明:
本文虽与四五侧重点不同,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深入推进学生探究,初步进行艺术特色方面欣赏的引领作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老师应抓住学生对激烈的争斗场面的喜好和对正义热爱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该传统文学形式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复述前文情节
明确学习要求 |
1、“火焰山”是《西游记》关键情节,原书用三回展现,同学看得怎样?复述课文前的“一调”、“二调”
2、从中你感受到作者何以如此重彩浓墨? |
1、复述“一调”、“二调”情节,思考曲折生动情节的作用
2、说说自己初步感受 |
检查同学阅读情况,熟悉情节,渲染气氛,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探究情节,语言的兴趣。 |
比较杂剧剧情,
默读疏理情节,
感受情节特色 |
1、默读课文,从牛魔王抵抗的角度分层概括。
2黑板或屏幕展示元末杨讷的《西游记》杂剧剧情梗概:孙悟空和铁扇公(无牛魔王、红孩儿等)交锋,被她扇得“滴溜溜半空中”转而告观音,请来雷公、雷母风师,风后降倾盆大雨,浇灭火焰山。
比较元杂剧,你认为吴承恩这样不厌其烦有哪些作用?。 |
1、带着问题思考默读,分层概括。如(1)单打赌变化;(2)赌斗原形;(3)众斗跳离洞府,山顶对恃;(4)众包围,罗网难逃
2、比较杂剧与课文说说情节特点,如:(1)曲折离奇吸引人;(2)复杂而有条理(通过人物转述交待不同线索;(3)对塑造人物也有作用。
1、 |
通过比较激发学生感受探究的热情,初步发现情节的不同设置对表现人物的不同作用,引出下文的进一步体会探究 |
表演朗读感受生动诙谐活泼的语言 |
1、 同学们发现情节设置对表现人物作用很大,那么这情节到底怎样生动活泼,让我们深入感受一下:高声表演读第1节给同桌听,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并说说理由。
2、 就同学表演读进行评说引发。(第1节重在不同动词运用,体现孙悟空的机智胆略;第2节重在对比牛魔王由傲慢到败退的迥相第3节重在八戒的勇武;第4者节重在对比牛魔王失道寡助的惨相,侧面描写作用,词句变化与整齐等。 |
3、 学生表演散读1~4节。同桌互相评说,选出自己最喜欢拿手的一部分。
4、 表演读给大家,并说说理曲(一人表演读,一人说理由) |
激发学生对打斗场面及幽默,语言的兴趣在表演教读与解说中充分展示实践语言的活泼诙谐,感受情节,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
比较小结明确情节设置、语言运用作用 |
1、再次比较《西游记杂剧》,它单薄的剧情,矛盾冲突单一,使你感到人物形象与主旨与课文有何不同。
2、根据交流进行点拨。言语在激烈的打斗中故用轻松之笔所达到的反讽效果对突出人物的作用。 |
比较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
如:杂剧矛盾重在人与自然,孙悟空难显英雄本色。非正义一方简单化也使正义一方单薄,无法突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旨。 |
通过进一步语言情节上的感受,可自然地引出情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语言运用的作用注意从上一环节学生的表述中适机引发。 |
探究情节,语言等小组展示自己成果 |
请其他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
研究小组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成果。 |
可布置作业后,再用一课时进行展示,以期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对全书钻研。 |
思路点拨
本课也可从讨论作者为什么设置“三调”这一系列情节入手,在文书对照后,讨论“三调”中一系列情节与前文的关系,然后比较概述的情节与原文的不同,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再可联系原书中其他的情节片断与之相似之处,感受其艺术魅力所在。
练习举隅
1、摘录课中叠音词与叠韵词(如敲摇、抖擞、仓惶、哮吼)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2、 比较牛魔王被四大金刚阻拦的语句的异同,说说这样选用句式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3、 比较牛魔王语言、神态前后的变化,说说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4、 文中除孙悟空与牛魔王对话外,还设置了孙悟空与八戒,哪吒对言,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对话等,说说这些语言描写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定在体会情节,语言应用,对预备班的学生难度很大,如何化解难度,我考虑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激疑,然后在朗读中感受探疑,在讨论中解疑。
在最初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在第一个环节加入电视剧(动画片)的片断,然后激起学生概述的兴趣,初步感受形象转到语言的不同效果,后面则主要通过朗读讨论由语言到画面的联想,不过此环节一定要控制时间,避免喧宾夺主。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我原来也是影视片断进行比较,但在教学中发现效果不佳,学生往往用影像代替语言的直接感受,忽略了体验情节作用这一主旨。因此,我将之重新设计为与一段元杂剧剧情梗概的比较,学生较易围绕情节曲折动人,杂而有序的特点,并根据学生反馈适时引导关于情节不同,表现人物性格不同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中语言形式的特点,特别是在激烈的打斗中故作轻松幽默的评议风格的作用是学生们可能有触动却难以表述其作用的地方。学生如果有所发现,当鼓励其进行比较,如果无所表述,老师可选择句段加以改写(如四大金刚围堵牛魔王,走投无路一段),使其体会语言活泼给读者带来的阅读趣味。
、
火焰山宝扇灭火焰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分层梳理等方式体会《西游记》情节曲折,复杂多变,多而有序的精彩。
2、通过表演朗读等方式感受语言活泼、生动,富于变化的魅Α?/DIV>
3、感受生动曲折情节对突出正义邪恶的对比,人物善恶褒贬的作用。进一步体验作者对正义的褒扬。
说明:
本课宜放于学生阅读名著的后期,与四五课侧重点不同,以对情节、语言特点的感受来欣赏体验《西游记》的魅力,初步展示探究艺术特色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促进全体同学对全书艺术特色的深入认识,了解我国古代神魔章回小说特色以及对后来武侠小说的影响。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
重点难点
1、 本课情节、语言特色的感受欣赏是重点。
2、 难点是欣赏往往流于空洞、单调,从概念到概念,要高度重视从文本出发,从人物情感出发。
说明:
本文虽与四五侧重点不同,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深入推进学生探究,初步进行艺术特色方面欣赏的引领作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老师应抓住学生对激烈的争斗场面的喜好和对正义热爱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该传统文学形式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复述前文情节
明确学习要求
1、“火焰山”是《西游记》关键情节,原书用三回展现,同学看得怎样?复述课文前的“一调”、“二调”
2、从中你感受到作者何以如此重彩浓墨?
1、复述“一调”、“二调”情节,思考曲折生动情节的作用
2、说说自己初步感受
检查同学阅读情况,熟悉情节,渲染气氛,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探究情节,语言的兴趣。
比较杂剧剧情,
默读疏理情节,
感受情节特色
1、默读课文,从牛魔王抵抗的角度分层概括。
2黑板或屏幕展示元末杨讷的《西游记》杂剧剧情梗概:孙悟空和铁扇公(无牛魔王、红孩儿等)交锋,被她扇得“滴溜溜半空中”转而告观音,请来雷公、雷母风师,风后降倾盆大雨,浇灭火焰山。
比较元杂剧,你认为吴承恩这样不厌其烦有哪些作用?。
1、带着问题思考默读,分层概括。如(1)单打赌变化;(2)赌斗原形;(3)众斗跳离洞府,山顶对恃;(4)众包围,罗网难逃
2、比较杂剧与课文说说情节特点,如:(1)曲折离奇吸引人;(2)复杂而有条理(通过人物转述交待不同线索;(3)对塑造人物也有作用。
1、
通过比较激发学生感受探究的热情,初步发现情节的不同设置对表现人物的不同作用,引出下文的进一步体会探究
表演朗读感受生动诙谐活泼的语言
1、 同学们发现情节设置对表现人物作用很大,那么这情节到底怎样生动活泼,让我们深入感受一下:高声表演读第1节给同桌听,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并说说理由。
2、 就同学表演读进行评说引发。(第1节重在不同动词运用,体现孙悟空的机智胆略;第
2节重在对比牛魔王由傲慢到败退的迥相第3节重在八戒的勇武;第4者节重在对比牛魔王失道寡助的惨相,侧面描写作用,词句变化与整齐等。
3、 学生表演散读1~4节。同桌互相评说,选出自己最喜欢拿手的一部分。
4、 表演读给大家,并说说理曲(一人表演读,一人说理由)
激发学生对打斗场面及幽默,语言的兴趣在表演教读与解说中充分展示实践语言的活泼诙谐,感受情节,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比较小结明确情节设置、语言运用作用
1、再次比较《西游记杂剧》,它单薄的剧情,矛盾冲突单一,使你感到人物形象与主旨与课文有何不同。
2、根据交流进行点拨。言语在激烈的打斗中故用轻松之笔所达到的反讽效果对突出人物的作用。
比较思考,交流自己的看法:
如:杂剧矛盾重在人与自然,孙悟空难显英雄本色。非正义一方简单化也使正义一方单薄,无法突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旨。
通过进一步语言情节上的感受,可自然地引出情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语言运用的作用注意从上一环节学生的表述中适机引发。
探究情节,语言等小组展示自己成果
请其他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研究小组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成果。
可布置作业后,再用一课时进行展示,以期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对全书钻研。
思路点拨
本课也可从讨论作者为什么设置“三调”这一系列情节入手,在文书对照后,讨论“三调”中一系列情节与前文的关系,然后比较概述的情节与原文的不同,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再可联系原书中其他的情节片断与之相似之处,感受其艺术魅力所在。
练习举隅
1、摘录课中叠音词与叠韵词(如敲摇、抖擞、仓惶、哮吼)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2、 比较牛魔王被四大金刚阻拦的语句的异同,说说这样选用句式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3、 比较牛魔王语言、神态前后的变化,说说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4、 文中除孙悟空与牛魔王对话外,还设置了孙悟空与八戒,哪吒对言,牛魔王与铁扇公主对话等,说说这些语言描写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定在体会情节,语言应用,对预备班的学生难度很大,如何化解难度,我考虑是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激疑,然后在朗读中感受探疑,在讨论中解疑。
在最初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在第一个环节加入电视剧(动画片)的片断,然后激起学生概述的兴趣,初步感受形象转到语言的不同效果,后面则主要通过朗读讨论由语言到画面的联想,不过此环节一定要控制时间,避免喧宾夺主。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我原来也是影视片断进行比较,但在教学中发现效果不佳,学生往往用影像代替语言的直接感受,忽略了体验情节作用这一主旨。因此,我将之重新设计为与一段元杂剧剧情梗概的比较,学生较易围绕情节曲折动人,杂而有序的特点,并根据学生反馈适时引导关于情节不同,表现人物性格不同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中语言形式的特点,特别是在激烈的打斗中故作轻松幽默的评议风格的作用是学生们可能有触动却难以表述其作用的地方。学生如果有所发现,当鼓励其进行比较,如果无所表述,老师可选择句段加以改写(如四大金刚围堵牛魔王,走投无路一段),使其体会语言活泼给读者带来的阅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