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须经过内化吸收,后外化倾吐的“双重转化”才能实现。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首先应内化基础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从“多”、“熟”、“细”、“活”四字上狠下功夫,取得较好的实践。
一、 活动,强调一个“多”字。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而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而言比较狭窄,引导他们深入生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经常带学生游览春天的公园,夏天的海边,组织秋天的赏月晚会,观赏银装素裹的寒冬乡野。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到乡村、工厂、军营、集市等地方参观,并走向社会,寻找人们讨论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去进行采访等等。
二、 阅读,提倡一个“熟”字。知识的获取、材料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阅读。为此,我专门为学生制作了一张读书卡。选择、推荐范文、精品佳作,让学生细细研读,精心口味。当然,我并不是片面追求数量的多,让学生多读苦抄,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到质量上的“好”。所以,我要求学生阅读主要在“熟读细研”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使精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融入自己的语言宝库,化入自己的筋肉血脉。熟了,才能心领神会,广纳博取;熟了,才能活跃于脑际、流注于笔端,摆脱范文的局限,“撇开葫芦画瓢”;熟了,运用时才能呼之欲出,不招自来。“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一句话,熟能生“巧”,使作文写得流畅生动、富有文采。
三、 观察,注重一个“细”字。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户,是获取表象的渠道。然而许多学生在观察生活上却是粗枝大叶地走马观花,因此,观察生活不但要具体细致还要抓住特点,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思想内涵。
四、 联想,抓住一个“活”字。王安石曾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可见“观察有得”,依赖于求思之深。因此,我设计许多训练项目,要求学生或自问深思,或联想和想象。如:由今天的改革开放想到古代的张骞出使西域,由祖国的统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的现状想到郑成功、林则徐、关天培等等,由竹的坚贞虚心想到它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难成栋梁之才,由钉子的“钻”劲、“挤”劲,想到它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借他人之手逞自己私利……从这些“活”的能力,不仅能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